当前位置:趣投网 > 投资理财 > 正文

张欣亦 SOHO中国易主之乱

导语:六年前的婚姻危机之后,张欣逐渐取代潘石屹执掌SOHO中国,这家“夫妻店”也走上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道路。张欣强势完成高管辞职、部门裁撤等“操作”后,危机随之而来。“你想造反吗?”十分钟后,魏延抓起会议室桌子上的茶杯,向胡大维泼了口茶,然后离开了。胡大维是SOHO中国上海分公司前销售总监,魏延是SOHO中国上海分

六年前的婚姻危机之后,张欣逐渐取代潘石屹执掌SOHO中国,这家“夫妻店”也走上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道路。张欣强势完成高管辞职、部门裁撤等“操作”后,危机随之而来。

“你想造反吗?”十分钟后,魏延抓起会议室桌子上的茶杯,向胡大维泼了口茶,然后离开了。

胡大维是SOHO中国上海分公司前销售总监,魏延是SOHO中国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这是2011年12月13日凌晨在上海SOHO中山广场拍的。胡大维代表他的40名销售人员向魏延索要佣金,最后“收获”了一杯茶。

当茶被倒进胡大维时,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和他的妻子张欣正赶往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事实上,这场巨大的工资纠纷远不是一场激情的斗争,而是张欣在SOHO中国一年来推动的风雨飘摇的“灵魂革命”的众多结果之一。

胡大维向记者强调,营业部席位制度改革和SOHO中国上海总经理变动是“拖欠工资”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公司内部制度的变化直接点燃了各种纠纷的导火索”。

“切”潘石屹

两个月前上演了人事震荡和部门调整。2011年10月,SOHO中国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亚男辞职,由原IT部、市场部经理魏延接任。何亚男是这两年离开SOHO中国的第五任经理。此前,销售运营总裁苏欣、工程高级副总裁李虹、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王少剑、高级副总裁徐洋已辞职。

一位在职销售总监这样总结:建筑商走了,卖家走了,租房者走了。在这次激进的“行动”中,潘石屹负责的部门是第一个被“砍掉”的。

众多追随潘石屹多年的老干部的离去,宣告了SOHO中国的绝对领袖潘石屹的淡出,也强烈地显示了张欣重塑SOHO中国的愿望。

张欣在SOHO中国的国际化实验是从租赁部开始的。她“空降职”了许多有海归背景的经理,以取代前租赁总监范晓梅。但这些“空降职兵”没能挽救SOHO中国的店铺租赁业务,存在诸多弊端。后来,张欣不得不再次使用范晓梅,直到2010年初,她干脆解散了租赁部,把它交给了中介。

推广部也被张欣强力重塑。2010年10月,SOHO中国地产行业知名品牌产品SOHO小报停产,该产品已运营9年。

真正触动SOHO中国灵魂的“运营”来自于营业部的解散。2010年,张欣裁掉一半销售部门,同时将原5名销售总监和15名销售副总监精简为10名销售总监;2011年10月,张欣彻底解散了销售部。销售“席位制”改革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启动,要求销售总监自行成立代理公司,然后向他们发放内部代理席位。同时,它将外部席位授予其他签约机构或中介公司。

销售、租赁、推广是潘石屹过去努力让SOHO中国脱颖而出的核心。这意味着随着潘石屹部门的退出,众多“老部长”的退出,SOHO中国与其绝对领袖潘石屹之间的“血肉联系”越来越少。

庞大的销售队伍解散后,SOHO中国的核心部门已经缩减为设计部和投资部。前SOHO中国人士、翔宇安合伙人凯利认为,潘石屹和张欣之所以下定决心进行“大手术”,是因为他们发现产品和投融资管理能力比销售力量更适合成为SOHO中国规模化发展的基石。

据阳光100地产董事长、潘石屹的朋友易小迪说,潘石屹最大的本事就是“把烂房子卖个好价钱”,他的地产核心在于选址、设计、配送。

轻资产、强销售模式相得益彰,使SOHO中国成为年销售额238亿元的商业地产帝国,全国单个项目年销售额最高,发达楼盘占据中心城市核心区域。也让潘石屹成为了“草根”阶层“中国梦”的极端版。但对核心区物业的过度依赖,使得SOHO中国即使上市后也没有摆脱简单的多项目公司的路径,业绩以不稳定著称。

随着SOHO中国上市和销售规模的扩大,潘石屹和张欣都在公开场合宣称SOHO中国需要轻量化、国际化、制度化,需要转型成为擅长颠覆性设计和投融资的资产运营公司。

当中国楼市再次陷入调控低谷时,SOHO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坚持还是改变?从潘石屹手中接过权杖的张欣,决心通过一次“操作”来“削”SOHO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向着国际化上市公司的目标迈进。

SOHO中国的天花板

在SOHO中国的员工中,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2005年潘石屹夫妇离婚危机之后,情感危机的受害者张欣逐渐强大起来,逐渐接手SOHO中国;巴哈教不仅治愈了潘石屹和张欣的情感创伤,也成为他们管理公司的一种手段。

一位接近潘石屹的人士告诉记者:“2010年下半年,老潘越来越屈服,完全服从张欣。对此,老潘有些失落。”

SOHO中国的变化直接反映了领导的不同风格。潘石屹出身底层,不会说英语,一路辛苦,嗅觉敏锐,身材灵活。张欣,留学英国,曾在高盛担任分析师,是西化的华尔街精英。

2007年,在张欣的带领下,SOHO中国在香港完成上市。对于潘石屹来说,主张“轻则如水”,实行无为而治,上市就是搞大规模,搞个过程。在上市庆功宴上,潘石屹说:“上市一直是张欣的愿望,但对我来说无所谓。”

上市前,SOHO中国的绝对大股东潘石屹几乎将其全部股份转让给张欣。与潘石屹“小即是美”的理念不同,张欣一直希望把SOHO中国打造成一个有特色品牌的国际公司,所以她更注重外部形象元素及其组合。但海归和外籍经理人被聘用过多,也使得SOHO中国品牌和创始文化淡化,难以延续。

一个跟踪张欣的人告诉记者,张欣是一个会说中文的外国人。她觉得做不规范不流动的事情不好,当初和她一起工作的人交出来的工作90%都会被退回。张欣也以脾气直著称。她个人的好恶都挂在脸上,没有任何隐藏。“她总想创新,想改变,有时候又想改变客观逻辑和规律,很不现实。”

苏欣等“高官”离开后,张欣雇佣了几名外籍高管在总经理办公室安顿下来。一位员工认为SOHO中国从此失去了自我批评和坦诚沟通的文化。“张欣太强势,间接导致她和老潘之间的感情危机,让公司所有人都怕她,以至于现在总经理办公室开会都是死人。”。

2007年成功上市后,张欣在中组部一次中层会议上郑重宣布,SOHO中国将在5年内卖出1000多亿元,超过万科。“现在我们把她的目标当笑话。”一位前SOHO中国中层告诉记者。

同时,张欣开始在整个公司强行植入巴哈伊文化。巴哈伊教是19世纪在伊朗创立的一种宗教,它承认所有现存宗教的价值,并倡导从业者看到更多积极的方面。张欣甚至强迫中高层员工每周集体学习一次巴哈教文化。一位接近张欣的人士表示:“这已经逐渐成为一场‘屁股游戏’。想升官就得学巴哈,张欣也开心。"

一些老员工不禁感慨,回想起公司初创初期的轻松氛围:潘石屹当时没有多少钱,就出去见客户,随便坐了坐。在处理人事纠纷时,潘石屹经常说:“工作一定要让员工开心,不开心就什么都不能做。”

但平心而论,SOHO中国几乎找不到比张欣更好的推广人,有足够的执行力、艺术洞察力和国际视野。她也有足够的现金进行这些实验,比如:进入哪些城市,是否有足够的运营能力持有房产,采用什么样的最佳组织架构。

但是,市场情况不太好。这款“万科挑战者”自上市以来,年复合销售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2011年前11个月仅实现销售108亿元,同比下降近一半。

同时,SOHO中国股价长期低迷,在机构投资者眼中已经失去了光彩。2011年12月8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自9月份以来,SOHO中国整体销售逐渐放缓,高盛将SOHO中国今年和明年的每股收益预期分别下调了52%和17%。

有关系的

SOHO中国回应资金链紧张,表示持有170亿元现金

上海讨薪事件引发的“SOHO中国资金链吃紧”谣言愈演愈烈。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虽然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声称公司有200亿元现金,但2011年中期报告显示,实际资金并没有他所说的那么充裕,实际可用资金可能不会超过10亿元。

对此,SOHO中国在其微博上回应称,该公司目前拥有170亿元现金,正在积极寻找收购项目的机会,并表示:“在今天货币政策紧缩的情况下,我们收到了大量开发商转让项目的请求。这是公司收购的大好机会,今天的收购就是未来的发展。”任志强也支持SOHO中国,笑着说:“媒体把中国最有钱的开发商当穷鬼,那中国就没人有裤子穿了?”

但张欣显然并不在乎媒体说她公司“资金链很紧”的说法。她调侃说,报道这个消息的记者可能是在开玩笑,SOHO中国没有现金和“潘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趣投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qthbsb.com/touzi/610251.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八亿同城 每天8亿广告费止不住虚假信息 58同城或"容假"空间 下一篇: 朝鲜为什么不对外开放 朝鲜会“改革开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