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广西农村过大年,是一个充满温馨回忆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过传统的习俗和活动,表达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本文将带您走进广西农村,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
一、传统习俗
1. 过年杀年猪
在广西农村,过年杀年猪是一项重要的仪式。男女老少团聚一堂,亲手制作传统美食,延续世代传承的年味。村民们会精心准备,大摆长桌宴,欢欢喜喜过新年,祈福新年,寓意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阖家幸福。
2. 挑新水、喝伶俐水
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的家妇会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回到家里,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祈求六畜兴旺。然后,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壮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捧给大家的清水,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补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
3. 舞狮、舞鸡、舞春牛
桂西一带的舞鸡、舞春牛更是别具特色。大年初一,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使主家喜笑颜开。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舞牛更是有趣。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撑着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由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驱赶着春牛,簇拥着春牛的还有敲锣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荡荡,喜气洋洋。
二、文化活动
1. 乡音过大年
在央视《听着乡音过大年》直播中,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朋友与广东、东北、山东、四川的朋友一起用家乡话给全国网友拜年。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双洞村举办“乡音过大年·2023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新春嘉年华”,受到央视关注。活动节目主要由该村自发成立的双洞星辰艺术团编排,艺术团成员均为本村村民,大家利用闲暇时间自排自演,演出现场喜庆欢乐。
2. 庞大的开年宴
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寨沙镇古木村板里屯,每逢农历正月初六,当地都会举办开年宴。特色客家菜是宴席的主角。村民们会精心准备各种美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三、情感价值
广西农村过大年,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人们通过这些活动,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这种情感价值,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中不断释放。
结语
广西农村过大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片土地上,年味浓厚,乡愁浓郁。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年味,传承这份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