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那么一段关于农村老屋旁的植物故事。这些故事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如同老屋的墙壁,经受了时间的洗礼,却依旧历久弥新。
一、老屋旁的常客:刺条
在永州的农村,有一种特别的植物——刺条。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一转,便能打开很多80后童年回忆的大门。春天,乡村就像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五彩斑斓。小伙伴们总是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呼朋引伴地穿梭在乡间小道,那时候,寻找刺条便是我们最热衷的游戏之一。
刺条在灌木丛中并不起眼,可我们这些小馋猫却有着敏锐的美食雷达。小心翼翼地靠近,看着它浑身带刺的模样,既兴奋又有些害怕。我们得像一群经验丰富的小猎手,精准地避开那些尖锐的刺,轻轻折断带着嫩叶的刺条。偶尔还是会被刺轻轻扎到,疼得直咧嘴,可一想到即将品尝到的美味,这点小痛也就不算什么了。
折下刺条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撕开皮,里面那根嫩嫩的芯,带着春天的清新,泛着淡淡的绿,就像一条藏在荆棘中的翡翠丝带。放进嘴里,轻轻一嚼,那股清甜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草香,仿佛把整个春天都吃进了肚子里。
二、桐树的童年
老家的院旁有一棵四五十年的桐树,枝叶茂盛,树干挺拔,它承载了我的童年。这棵桐树很不同,是我爷爷小时候他父亲亲自栽的,是我们家感情的摇篮,寄托着我们的感情。
夏天,爷爷会用山上的树藤和木板缚在一起,挂在了桐树那粗壮的树枝上,做了个秋千。每到夏日,上面就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寄生花,我坐在上面,爷爷在后边推着我,秋千摇来摇去,我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王子一样,邻家的小朋友们总是羡慕我。
三、草珠子的收藏与回忆
在很多农村地区,草珠子这一植物,便是我们儿时手链制作的理想原料。这种原本普通的植物,承载了许多人的童年故事。小时候,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地跑到田间地头,摘下草珠子,回家后用细线将其串成手链。
在玩乐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亲手创造的乐趣,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这些手链或许不值钱,但对于我们而言,蕴含了浓浓的情感和友谊的象征。
四、老杏树的故事
斑驳的老屋是时间的笔触,绘就了岁月的长卷;老杏树的林荫下,每一颗果实都包裹着童年的笑声和甜蜜的岁月。春分刚过,檐角冰棱还滴着水,母亲就开始在杏树下转悠。
花苞初绽那日,她总要哼着黄梅调扫净青石板,把褪色的竹椅搬到向阳处。杏花成云时,她常仰着头给枝桠间晾晒的棉被翻面,细碎花瓣落在她鸦青的发间,倒比簪花更动人。
麦收时节蝉声初沸,杏子便黄了半边脸。母亲踩着木梯摘果,蓝布衫被风鼓成船帆,竹篮里滚动的杏子像刚捞出水的月亮。最甜的留给东头孤寡的七爷爷,最圆润的送给西院怀孕的桂花嫂,自家窗台上倒总晾着些带疤的,晒成琥珀色的杏干藏在陶罐里,过年时能泡出满碗的春意。
五、结语
农村老屋旁的植物,如同岁月的见证者,陪伴着我们度过了无数美好的童年时光。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承载了我们的回忆。如今,虽然我们已长大成人,但这些植物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