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山东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污水治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山东省在乡村污水治理方面的措施和成效,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性
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治理,可以有效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农村污水治理的主要措施
1. 制定标准体系
山东省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的验收要求,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备的标准体系。
2. 推进技术路线
山东省因地制宜,选取了多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路线,如污水管网、集中污水处理站、集中拉运、集中生态处理等,以及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的分散治理方式。
3. 增加资源化利用模式
山东省探索了多种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资源化利用模式,如将处理后的水用于灌溉、养殖等,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4. 强化运维管护
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的管理责任、内容和方式。
山东农村污水治理的成效
1. 治理数量居全国首位
截至2025年,山东省累计完成治理2.37万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率由“十三五”末的31.7%提高到67%,消除了1428处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两项工作完成任务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2.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
已完成治理村庄基本消除了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等脏乱现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3.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保护了地下水资源,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验与启示
1. 高位推动,统筹兼顾
山东省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高位推动,统筹兼顾,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山东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技术路线和治理模式,创新了农村污水治理的路径。
3. 强化运维,确保长效
山东省出台了运维管理办法,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长效运行。
结语
山东省在乡村污水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山东省将继续深化农村污水治理,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