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投网 > 股票行情 > 正文

支付宝使用率 中国移动支付比例世界领先 网络购物用户占比近70%

导语:我们从社交金融游戏微信红包入手,借助服务商机制,快速拓展线下场景,不断赋能发展移动支付。风险预警:技术进步和安全改进低于预期。目录1中国移动支付现状1.1内涵:移动终端实现的支付不同于第三方支付1.2现状: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和普及率领先全球2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及驱动因素2.1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支付场景的不

我们从社交金融游戏微信红包入手,借助服务商机制,快速拓展线下场景,不断赋能发展移动支付。

风险预警:技术进步和安全改进低于预期。

目录

1中国移动支付现状

1.1内涵:移动终端实现的支付不同于第三方支付

1.2现状: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和普及率领先全球

2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及驱动因素

2.1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支付场景的不断扩展

2.1.1网民规模大,移动网络覆盖率高,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网购、外卖出租车O2O消费快速发展,微支付场景拓宽

2.2政策支持,二维码提升,线下小规模移动支付蓬勃发展

为什么中国移动支付远超欧美?

3.1基础设施:基于包容性融资,从非经济利益出发,欧美劣势

3.1.1低门槛:基于普惠金融,发卡量大,办卡成本低

3.1.2安全性:银行网点身份认证效率低,央行主导高效清算系统

3.1.3良好体验:非市场电信服务体系,移动互联网覆盖面广

3.2后发优势:借记卡普及率高,信用卡普及率低,阻力小

3.2.1支付习惯:借记卡使用率高,移动支付代替现金带来便利

3.2.2后发优势:信用卡利益群体尚未形成,移动支付发展阻力小

3.3优惠政策:信用卡服务费高,移动支付费用低,鼓励小场景

3.3.1信用卡服务费高:费用改为96,刷卡费用高,收单机构偏好借记卡

3.3.2移动支付费用低:移动支付平台向商户收取的费率远低于欧美

4移动支付的未来趋势和案例

4.1二维码支付:支付宝财付通仍将长期垄断

4.1.1支付宝:基于业务——渗透生活——拓展金融——科技出海

4.1.2财付通:社交游戏-社交支付-商业支付-持续授权

4.2 NFC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高,传统机构大力推广

文本

1中国移动支付现状

1.1内涵:移动终端实现的支付不同于第三方支付

移动支付是指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实现支付和资金转账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是指由非金融机构作为支付中介提供的网上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据等支付服务,移动支付由第三方支付覆盖。

1.2现状: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和普及率领先全球

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为202.93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00倍。2013年以来,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崛起,中国移动支付蓬勃发展。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达到202.9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近五年来,移动支付规模平均增长率高达181%,在电子支付业务量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从2013年的不到1%飙升至2017年的8.4%。根据弗雷斯特的报告,2016年美国移动支付的比重仅为1120亿美元,甚至不到中国的1%,增速相对较慢。

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全球领先,2017年电子支付比例高达76.9%。根据央行《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7年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76.9%,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 66.51%,此外,腾讯信息可视化实验室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手机支付比例高达77%,这都充分显示了中国移动支付的超高渗透率。反观欧美发达国家,2016年美国移动支付比例48%,英国47%,德国48%,法国38%,日本作为移动支付的起源国,手机支付比例也仅为27%。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领先,2017年电子支付占比高达76.9%。根据央行《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数分析报告》,2017年中国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为76.9%,农村为66.51%。此外,腾讯信息可视化实验室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占比高达77%,充分展示了移动支付在中国的超高普及率。相比之下,在欧美发达国家,2016年,移动支付在美国的占比是48%,在英国是47%,在德国是48%,在法国是38%。作为移动支付的起源国,日本的移动支付比例仅为27%。

2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及驱动因素2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及驱动因素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政策的支持,中国的移动支付蓬勃发展。从2013年到2017年,移动支付规模增长了21倍,从2013年的不到10万亿增长到2017年的202.93万亿,平均增长率为181%。2013年支付宝布局移动终端,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爆发,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2.1 移动互联网普及,线上支付场景不断拓宽

2.1.1 网民规模庞大、移动网络覆盖率高,为移动支付发展奠基2.1.1网民规模大,移动网络覆盖率高,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全球最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占98.3%。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居世界第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7.8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整体互联网用户的比例高达98.3%;截至2018年9月,4G用户总数为11.4亿,覆盖99%的居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网络覆盖和高普及率已经成为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和强大推动力。

2.1.2 网络购物、外卖打车O2O消费快速发展,拓宽小额支付场景

网络购物用户占比近70%,移动支付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逐渐普及。2008年以来,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我国居民购物的重要方式,2008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数仅0.79亿,网络购物规模1300亿,而到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和购物规模就分别达到3.12亿和1.89万亿,实现了近2000倍的增长,而到2017年末,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33亿和7.18万亿,考虑到2017年底7.72亿的网民数量,我国网络购物人群占整体网民数量的69%,几近全民网购的盛况,这就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极丰富的场景。网上购物占了近70%的用户,移动支付因其方便性和安全性而变得流行起来。自2008年以来,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中国居民购物的重要方式。2008年,中国网购用户只有7900万,网购规模1300亿。到2013年,网上购物用户数量和购物规模分别达到3.12亿和1.89万亿,增长近2000倍。截至2017年底,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33亿和71.1亿,考虑到2017年底网民数量为7.72亿,中国网购人口占网民总数的69%,接近全国网购盛况,为移动支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场景。

外卖、打车等O2O消费快速发展,小额支付场景拓宽,移动支付逐渐取代现金支付。除网络购物外,外卖、打车逐渐成为中国人生活、出行的重要方式,以美团外卖和滴滴打车为例,2018年9月的月活用户数就已分别达到1.34亿和1.08亿,小额现金支付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外卖、出租车等O2O消费发展迅速,微支付场景拓宽。移动支付逐渐取代了现金支付。除了网购,外卖和出租车也逐渐成为中国人生活和旅游的重要方式。以美团外卖和滴滴打车为例,2018年9月的月用户数分别达到1.34亿和1.08亿,零用现金支付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

2.2 政策支持,二维码解禁,线下小额移动支付蓬勃发展

2016年二维码支付解禁,小额支付场景拓宽,线下移动支付崛起。2014年3月,央行叫停支付宝和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等面对面支付服务,线下移动支付一度受到限制。2016年8月,央行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二维码支付解禁。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消费的碎片化、线上化,而线下小额支付等细化场景在此前相对缺失,二维码的解禁为线下小额支付提供了全新的可能,且由于二维码收款成本极低,从大型商超到餐厅、便利店、甚至小商小贩,几乎都能够使用二维码,线下移动支付逐渐普及。2016年二维码支付解除,微支付场景拓宽,线下移动支付兴起。2014年3月,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虚拟信用卡产品,并叫停曾经限制线下移动支付的条码、二维码等面对面支付服务。2016年8月,央行发布《条码支付代码》,二维码支付解除。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消费的碎片化和在线化。然而,线下微支付等详细场景以前相对缺乏。二维码的提升为线下微支付提供了新的可能。因为二维码的收款成本极低,从大型超市到餐厅、便利店甚至小商贩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二维码,线下移动支付逐渐普及。

移动支付笔数与网上支付笔数的差距逐渐缩小并实现反超,二维码支付功不可没。二维码解禁,移动支付对网上支付和现金支付的替代效应越来越明显,2016年6月,网上支付笔数110.27亿次,是移动支付笔数的1.8倍,而2018年6月,移动支付笔数149.24亿次,已经超过网上支付笔数,二维码支付解禁是移动支付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移动支付数量与网上支付数量的差距逐渐缩小和超越,二维码支付贡献很大。随着二维码禁令的解除,移动支付对在线支付和现金支付的替代效应越来越明显。2016年6月,网上支付数量为110.27亿,是移动支付的1.8倍,而2018年6月,移动支付数量为149.24亿,超过网上支付数量。二维码支付禁令的解除是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中国移动支付远超欧美?

3.1基础设施:基于包容性融资,从非经济利益出发,欧美劣势

3.1.1低门槛:基于普惠金融,发卡量大,办卡成本低

中国立足于普惠金融,银行免费发行大量借记卡,银行卡普及率高,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年移动支付兴起之初,我国发行的借记卡数量达到33.51亿张,银行卡普及率一直相对稳定,达到47.2%。发行借记卡意味着大量的发行成本、人工成本、系统运营、现金管理、配套网络建设和运维费用。出于成本考虑,大多数欧美商业银行都不愿意发行更多的借记卡。但在央行政策文件的指导下,中国商业银行大量免费发行带有银联标志的借记卡,16岁就可以用身份证申请借记卡,成本极低。借记卡大量发行,为移动支付绑定银行卡奠定了基础。

3.1.2 安全性:银行网点低效益身份认证,央行主导高效清算体系3.1.2安全性:银行网点身份认证效率低,央行主导高效清算系统

银行网点对持卡人进行身份认证和手机号码绑定,大大降低了移动支付平台的成本。据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已达22.87万家,庞大的银行网络认证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安全保障。移动支付最重要的问题是安全性。国内庞大的银行网点对持卡人、身份证、手机号码、家庭信息等进行绑定认证。面对面的方式,也就是持卡人自己确认相应的手机转账支付权限。所以当移动支付平台绑定借记卡时,相当于授权移动支付平台。

银联、网联形成双支柱,央行主导的清算系统促进移动支付安全高效进行。2018年6月30日,央行在银联的基础上成立网联,第三方支付公司涉及的网络支付业务需要通过网联进行清算。此前,银联通过跨行清算系统实现银行体系的互通互联,而第三方支付一直处于弱监管区域,在网联成立后,移动支付业务的清算通过网联进行,更加安全高效。银联和Netlink形成双支柱,央行牵头的清算系统推动安全高效的移动支付。2018年6月30日,央行在银联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连接,涉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网络支付服务需要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清算。此前银联通过银行间清算系统实现银行系统互联,而第三方支付一直处于监管薄弱区域。网络连接建立后,通过网络连接进行移动支付业务的清算,更加安全高效。

反观欧美,市场化的银行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开展大规模的安全认证服务,掣肘了海外移动支付的发展。国外银行系统从成本、利益角度考虑大多不会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欧美国家银行或卡组织更不愿意承担大量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安全认证服务和清算结算业务。而我国分布广泛、系统发达的银行体制与不计成本、政策导向的经营理念相结合,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迅速获取市场信任并发展壮大。相比之下,在欧美,市场化的银行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大规模的安全认证服务,阻碍了海外移动支付的发展。国外大部分银行系统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都不会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欧美银行或卡组织更不愿意承担大量低效率甚至负效率的安全认证服务和清算结算服务。然而,中国分布广泛、系统发达的银行体系和以政策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相结合,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了市场信任并迅速成长。

3.1.3良好体验:非市场电信服务体系,移动互联网覆盖面广

政府主导的电信包容性服务,中国移动的网络覆盖率很高。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中国4G网络已覆盖近99%的人口,95%以上的行政村已接入光纤宽带,力争到2020年将4G网络覆盖率提高到98%。移动网络的高覆盖率大大提高了使用移动支付的体验,甚至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也可以快速方便地实现。

3.2 后发优势:借记卡渗透率高,信用卡渗透率低,阻力小

3.2.1 支付习惯:借记卡使用率高,移动支付取代现金带来便捷3.2.1支付习惯:借记卡使用率高,移动支付代替现金带来便利

中国的借记卡人均数量远远超过欧美,而信用卡人均数量相对落后。欧美习惯用信用卡支付,消费者和商家都没有动力去改变。加上银行主导、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中国居民倾向于使用借记卡和现金。2016年借记卡人均持有量为4.47,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仅为0.31,到2018年9月仅为0.47。此外,中国人习惯于用储蓄代替信用,长期的支付习惯使得借记卡在中国使用更加频繁。相比之下,在欧美,信用卡普及率高,基础设施相对成熟,在商户使用信用卡方便快捷,消费者和商户缺乏改变的动力。

商户配置pOS成本高,且刷卡过程相对繁琐;二维码制作成本极低,扫码支付时间以秒计。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商户pOS机持有率较低,只有大型超市、商场配有pOS机,居民使用pOS机刷卡的流程繁琐,时间较长。相反,二维码支付不仅商户制作成本低,消费者也可以迅速实现付款,双方受益。商家配置pOS成本高,刷卡过程相对繁琐;二维码生产成本极低,扫描码支付时间以秒为单位。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商户中pOS机的持有率较低,只有大型超市和商场配备了pOS机,居民使用pOS机刷卡流程繁琐,耗时较长。相反,二维码支付不仅对商家来说生产成本低,还能让消费者快速支付,对双方都有利。

3.2.2后发优势:信用卡利益群体尚未形成,移动支付发展阻力小

欧美信用卡组织比较成熟,移动支付意在取代信用卡。利益集团强势,阻力大。目前,全球五大信用卡机构中,英国和美国占了四个,万事达和维萨覆盖范围很广。仅2016年,万事达信用卡就达到31.43亿张,交易规模达8.87万亿美元。信用卡组织比较成熟,能够更好的实现内部清算和管理。欧美的移动支付,比如Applepay和paypal,都是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近场支付,意在取代信用卡。因此,无论是银行还是信用卡机构,都不愿意放弃已经赚取了大量利润并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的信用卡业务,转而发展移动支付。

中国移动支付取代的是现金,央行主导银联和网联,银行仍是不可或缺环节,市场阻力较小。一方面,中国信用卡组织只有银联,属于央行主导的清算系统,信用卡组织天然具备社会服务属性,此外,央行成立了网联清算系统,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清算和管理,因此银联对移动支付的阻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长期支付习惯下,中国移动支付取代的是现金,而非银行卡,移动支付仍需绑定银行卡,并通过网联与银行实现清算,因此在本质上,银行仍然是移动支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综合而言,银行和信用卡组织对移动支付的阻力远低于美国。中国移动的支付代替现金,央行主导银联和网络连接,所以银行仍然是市场阻力较小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我国的信用卡组织只有银联,属于央行牵头的清算系统,信用卡组织自然具有社会服务的属性。此外,央行还建立了网络清算系统,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清算管理,因此银联对移动支付的阻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支付习惯下,中国移动支付代替现金代替银行卡,移动支付仍然需要绑定银行卡,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与银行的清算,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银行仍然是移动支付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体来说,银行和信用卡组织对移动支付的阻力比美国低很多。

3.3优惠政策:信用卡服务费高,移动支付费用低,鼓励小场景

3.3.1信用卡服务费高:费用改为96,刷卡费用高,收单机构偏好借记卡

借记卡信用卡收费率单独管理,信用卡手续费没有上限。收单行更喜欢借记卡。2016年9月6日,国家发改委、央行发布的《关于完善银行卡信用卡收费定价机制的通知》正式开始实施。这是中国付费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费改革,所以被称为“96收费改革”。“96费改”后,借记卡和信用卡费率分开管理,刷卡收费不封顶。因此,消费者刷卡的比率高于刷卡储蓄卡,如果消费者在消费大量资金时使用信用卡,收购方需要支付的费用将大幅增加,导致收购方更愿意接受借记卡。如上所述,我国借记卡人均额度领先世界,因此移动支付绑定借记卡成为主流方式。

3.3.2 移动支付手续费低:移动支付平台向商户收取的手续费费率远低于欧美3.3.2移动支付费用低:移动支付平台向商户收取的费率远低于欧美

中国移动支付平台向商户收取的费用和转账费用远低于美国。商户收费和转账费用低,有效推动了我国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以商家销售为例,美国商家使用paypal收款,每笔交易需要支付交易金额2.9%的服务费和0.3美元的固定费用,而中国商家使用支付宝收款的费率较低,一般不超过0.5%,甚至不收费。

4移动支付未来趋势与案例4移动支付的未来趋势和案例

4.1二维码支付:支付宝财付通仍将长期垄断

支付宝和财付通是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寡头,二维码仍将长期占据移动支付的主导地位。支付宝从业务、生活、金融角度切入移动支付,微信通过社交切入移动支付,垄断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

4.1.1 支付宝:立足商业-渗透生活-拓展金融-技术出海4.1.1支付宝:基于业务——渗透生活——拓展金融——科技出海

支付宝根植于商业,对个人免费,培育用户,形成壁垒,然后绑定商家,向商家收费;从生活场景出发,提高覆盖率,筑城墙,抓大企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步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步,基于业务,绑定商家。支付宝植根于淘宝,其早期发展与网购场景有着深刻的联系。支付宝在2003年推出之初,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信用担保,搭建了买卖双方的信用桥梁。所以支付宝自然具有绑定商家、服务商家的属性。随后,支付宝通过向个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实现市场培育并逐渐渗透,然后通过向商户收费盈利,通过水、电、气等小的移动支付场景吸引用户,提高支付宝覆盖率,掌握大量商户。

第二步,独立支付,产业协同。2005年起,支付宝联合商业银行、信用卡组织等进行场景拓展,产业版图逐步拓宽,将淘宝单一用户拓宽至丰富的多元用户。截至2006年底,使用支付宝的非淘宝商家已经超过30万家,支付宝作为独立支付平台的地位逐渐受到认可,外部商家占比达30%。2008年8月,支付宝用户突破1亿,超过淘宝8000万用户,占网民总数的40%。第二步是自主支付和产业合作。从2005年开始,支付宝联合商业银行和信用卡组织,扩大了场景,逐渐拓宽了产业地图,把淘宝的单用户扩大到了丰富的多用户。到2006年底,使用支付宝的非淘宝商户超过30万,支付宝作为独立支付平台的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外部商户占30%。2008年8月,支付宝用户数突破1亿,超过淘宝8000万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40%。

2008年,支付宝开始进入公共事业性缴费市场,通过支付宝可以缴纳水、电、燃气、通信等日常费用,并与旅游在线平台合作布局移动领域,同时实现所有B2C网站的接入,外部场景进一步拓宽。2009年底,支付宝外部商家达到46万,全年交易额2871亿,市场份额49.8%,2010年底支付宝用户突破5亿。2008年,支付宝开始进入公用事业支付市场,通过支付宝可以支付水、电、气、通讯等日常费用。,并配合旅游在线平台布局移动领域,同时实现所有B2C网站的接入,进一步拓宽外部场景。截至2009年底,支付宝对外商户达到46万家,年交易额2871亿,市场份额49.8%。到2010年底,支付宝用户突破5亿。

第三步,发展科技,布局金融。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互联网理财逐渐发展。余额宝用户突破4.74亿,资产管理规模1.58万亿;2013年8月,支付宝用户不再绑定信用卡或储蓄卡,可以直接透支消费。后来他们开发了花苞、借贷等消费金融服务,用户超过3亿;此外,芝麻信用逐渐被公认为信用信息的重要来源。蚂蚁保险在财险、寿险等领域已经全面部署,支付宝在全方位金融服务方面更有经验。

第四步,海外扩张,技术输出。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支付宝瞄准中国海外旅游人群和海外客户,实行技术出海战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购买股份、合并或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推广金融服务,提供技术和风控系统支持,帮助合作伙伴实现产品本地化。典型的案例如印度的paytm,在支付宝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其用户从2017年4月的3000万增长到2017年末的2.2亿,超过了paypal,成为全球第三大数字钱包。第四步是海外扩张和技术出口。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支付宝针对中国海外游客和海外客户,实施技术出海战略,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购买股份、合并或组建合资企业来促进金融服务,提供技术和风险控制系统支持,帮助合作伙伴实现产品本地化。印度paytm等典型案例,在支付宝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其用户从2017年4月的3000万增加到2017年底的2.2亿,超过paypal,成为全球第三大数字钱包。

4.1.2 财付通:社交游戏-社交支付-商业支付-持续赋能4.1.2财付通:社交游戏-社交支付-商业支付-持续授权

第一步,社交红包,玩金融游戏。微信红包诞生于2013年8月。凭借微信近3亿社交用户,推动了2014年春节社交金融游戏“微信红包”的爆发,成功确立了微信支付的市场地位。

第二步,社交转账,实时转账。立足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的强势爆发,微信逐步拓展社交支付,社交转账、实时转账的便捷性促进微信支付渗透率实现跨越。2015年春节微信支付“摇一摇”在春节期间实现10.1亿次收发,随后活跃用户数从2015年1月的3.8亿跨越至6月的5.4亿,进一步奠定了微信支付在社交转账、实时转账领域的核心地位。第二步是社会转移和实时转移。在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强势爆发的基础上,微信逐渐扩大了社交支付,社交转账和实时转账的便捷提升了微信支付的普及率。2015年春节,微信支付实现春节期间收发10.1亿次,随后活跃用户数从2015年1月的3.8亿跃升至6月的5.4亿,进一步确立了微信支付在社会转移和实时转移领域的核心地位。

第三步,线下支付,服务商制。在社交支付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微信开始探索线下支付,采取服务商机制,与服务商互利互惠,一方面,微信支付为中小商户提供技术服务、运营支持和资金结算服务,另一方面,中小商户承担了微信支付的线下推动任务。因此,2016年微信支付在线下迅速取得突破,接入线下门店超30万家,交易规模短期内迅速猛增,在线下支付领域筑起护城河。第三步是线下支付和服务商系统。在社会支付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微信开始探索线下支付,采用服务商机制,实现与服务商的互利共赢。一方面,微信支付为中小商户提供技术服务、运营支持、资金结算服务;另一方面,中小商户承担了微信支付的线下推广任务。因此,2016年微信支付在线下实现了快速突破,30多万家线下店铺联网,交易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大,从而在线下支付领域筑起了一道护城河。

第四步,持续赋能,涉足金融。微信九宫格出现微粒贷借钱、信用卡还款、理财通、保险服务等金融服务,九宫格中金融服务占四,金融场景在移动支付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微信支付通过金融场景的拓展,不断为支付赋能,扎根消费互联网。第四步,持续赋权,参与金融。微信九宫格有小额贷款、信用卡还款、理财、保险服务等金融服务,其中金融服务占四。金融场景在移动支付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通过金融场景的拓展,微信支付不断赋予支付权能,并扎根于消费互联网。

4.2 NFC支付:安全性便捷性高,传统机构大力推广4.2 NFC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高,传统机构大力推广

推广难度大,安全方便,NFC支付有望与二维码抗衡。NFC通过智能终端实现支付,但NFC技术需要终端内置智能芯片等设备的帮助,因此对终端的要求更高。不是所有手机都有NFC功能,所以比二维码更难普及。但是NFC支付比二维码更安全方便,因此也是未来移动支付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传统金融、电信服务商推动NFC支付发展,公共交通领域为主要突破口。互联网巨头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壁垒已经形成,银联、银行、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等机构想要在二维码支付赢得市场份额难度较高,因此这类机构普遍选择推动NFC支付技术发展。由于二维码的使用已经足够快捷方便,因此NFC的推广难度较大,但是在公共交通领域,NFC支付的便捷性更加突出,因此公共交通有望成为NFC支付的重要突破口。随着NFC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终端的进一步发展,NFC支付有望成为重要的线下支付方式。传统金融电信服务商推动NFC支付的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要突破口。互联网巨头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形成壁垒。银联、银行、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等机构很难在二维码支付中赢得市场份额。所以这些机构普遍选择推动NFC支付技术的发展。由于二维码的使用足够快捷方便,NFC很难普及,但在公共交通领域,NFC支付的便利性更加突出,因此公共交通有望成为NFC支付的重要突破。随着NFC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终端的进一步发展,NFC支付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线下支付方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趣投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qthbsb.com/gupiao/60231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广东华兴银行 广东华兴银行行长吴洪涛出席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 下一篇: 邮票收藏品 收藏品拍卖套路曝光:200元邮票卖到3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