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投网 > 数码产品 > 正文

企业 新股2019年度展望 预计募资1500亿 1800亿元

导语:2019年,传统IPO渠道新股发行将保持低位,随着科技企业的发行和融资,预计每年新股融资规模将在1500-1800亿元左右。我们预计2019年传统IPO渠道新股发行将保持低位。按照每周2个审批左右的发行速度,全年发行新股数量在100只左右,总募集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随着科技企业的发行融资,我们预计2019年全年新股融资规模将在1500亿-1800亿元左右。IPO接受和审核保持低流量,预计传统I

2019年,传统IPO渠道新股发行将保持低位,随着科技企业的发行和融资,预计每年新股融资规模将在1500-1800亿元左右。

我们预计2019年传统IPO渠道新股发行将保持低位。按照每周2个审批左右的发行速度,全年发行新股数量在100只左右,总募集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随着科技企业的发行融资,我们预计2019年全年新股融资规模将在1500亿-1800亿元左右。

IPO接受和审核保持低流量,预计传统IPO将继续低速发行

IPO受理端持续供不应求,待处理企业库存保持低位。2018年,中国证监会新增初始预披露企业121家,明显低于2017年34家初始预披露企业的增量水平。根据拟审核IPO企业的存量水平,目前拟审核的预披露企业有259家,低于2018年6月拟审核IPO企业约300家的数量水平。预计2019年传统IPO渠道IPO将继续保持低速,待审企业库存将保持在250-300左右的均衡水平。

IEC初评出勤率逐步提高,年出勤率55.78%。2018年全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共审查了199家初始企业,其中参加会议的企业111家,会议率为55.78%,与2017年全年的498家企业、380家企业和76.31%的会议率相比,呈显著下降趋势。我们预计,2019年IEC将继续严格控制初评的会议节奏,月平均会议企业数将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与IPO受理端的低流量供给是一致的。就一直在等待审批的企业而言,目前有33家企业一直在等待IPO审批。就筹资规模而言,不包括金融企业,等待审批的IPO企业第一份招股说明书披露的筹资总规模估计在250亿元左右。

2018年共发行IPO批文102份,总募集规模约1300亿元。不包括【工业复联(601138)、古八】和PICC这三家募集规模较大的公司,2018年每股新股平均募集规模约为2017年全年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2018年监管部门在会上通过审计的方式严格控制新股发行的质量和数量,导致新股发行数量下降,单只新股的募集规模增加。不考虑募集规模较大的科技企业发行的影响,我们预计2019年传统IPO渠道新股发行将保持低位。按照每周2个审批左右的发行速度,全年发行新股数量在100只左右,总募集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加上科技企业的融资,预计2019年全年新股融资规模在1500-1800亿元左右。

新股开盘涨幅下降,导致单只新股新增收益减少。2018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新股平均开盘价涨幅分别为189.83%、274.29%、226.39%和173.92%,新股开盘价分别为43、28、24和15,低于2017年266.57%的开盘价涨幅。2018年新股开盘涨幅下降是线下机构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

2019年,传统IPO网络下的新收益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2017年,证监会发行新股401只,其中312只参与线下配售,占比约77.81%。2018年线下配售比例上升,占83.84%。线下配售方面,2017年A、B、C投资者线下平均胜率分别为0.040%、0.035%、0.010%,线上平均胜率为0.039%;2018年,剔除工业富豪联盟,投资者A、B、C线下平均胜率分别为0.044%、0.038%、0.010%,线上平均胜率为0.068%。不考虑产业富豪联盟,2018年A、B投资人实际线下胜率较2017年略有上升,线上胜率较2017年大幅上升。

2018年新股发行速度继续放缓,沪市新增收益仍高于深市。2018年,共有67只新股获批、成功上市并开通线下配售。投资者A、B、C的新收益分别为584.85万元、518.86万元、132.01万元,每股新股平均新收益分别为8.12万元、7.21万元、1.83万元。从沪深股市来看,上海股市三类投资者的收益分别为308.43万元、281.52万元和77.77万元,而深圳股市的新增收益分别为276.42万元、237.34万元和54.24万元。新底仓配置方面,就顶层认购所需资金而言,上海顶层认购所需资金最高的股票是PICC,需要2.67亿元,深圳顶层认购所需资金最高的股票是【宁德时报(300750),股份】,顶层认购需要4.02亿元;就不同规模的底仓配置和对应收益率而言,上交所单方面配置6000万元时的收益率最高。投资者A、B、C目前的收益率分别为3.73%、3.43%和0.90%。上海和深圳6000万元的双边账户,投资者A、B、C的当期收益率分别为3.32%和3.32%

改善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是2019年新股票市场建设的重点

参考CDR和呼伦通系统建设的长度,科技创新板系统建设时间约为2个月;从投资者适宜性管理的角度来看,预计公募基金可以直接投资于科技创新板块的上市公司。CDR和呼伦通的系统建设分别从2018年3月30日至6月6日和2018年8月31日至11月2日,历时约两个月。我们预计,科技创新板相关制度文件的发布将大致包括证监会对科技创新板的监管要求、信息披露规则、上交所对科技创新板上市企业的审核要求、交易规则文件、退市管理、CSI的登记结算业务规则等,相应的制度建设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CDR的基本管理框架,根据《存托凭证发行交易管理办法》,如果基金合同明确规定基金可以投资境内上市股票,基金管理人可以直接投资存托凭证。此外,监管部门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开发行投资科技创新板。我们预计,科技创新板将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公共基金可以直接投资相应的上市企业。根据证监会对记者提问的回答,科技创新板个人投资者的适当管理会包括资产、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各种要求。呼伦通和CDR为个人投资者设定了3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门槛,可作为科技创新板块设定个人投资者门槛的参考。此外,根据监管部门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开发行投资科技创新板的规定,我们预计科技创新板将为个人投资者设定更高的准入门槛,并进行严格管理。

科技创新板第一批企业的筛选标准可参照创新企业国内上市方案。参照2018年3月创新型企业境内上市的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在《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重要文件中,要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等公开文件中充分、明确披露表决权差异、VIE结构(协议控制结构)等特殊信息,即对于符合试点范围实现境内上市的创新型企业,发布VIE条件和同股不同权结构。与此同时,证监会修订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不再适用发行条件盈利且无无偿亏损。我们预计,科技创新板还将发布相应上市公司的利润和一些特殊的结构要求。根据创新型企业国内上市计划,试点企业需要符合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要求。我们预计,科技创新板第一批上市企业将主要是高科技企业,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芯片、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参照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数量,科技创新板首批上市企业数量在20-30家左右,总筹资规模在500亿元左右;此外,我们认为,行业成熟后,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型企业可能会陆续上市。

目前美股和港股都在比较成熟的注册制度下上市,其审核流程和上市标准对当前科技创新板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美股方面,各交易所对公司首次上市的要求不尽相同,整体上市标准多元化、差异化。以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例。纽约证券交易所最初以企业盈利指标为主,现在有多套上市标准供公司自主选择;HKEx主板上市标准也是多元化的,包括三套标准:利润测试、市值/收益测试和市值/收益/现金流测试。发行人只需要满足其中一个标准就可以上市。在放开科技创新板利润要求的前提下,我们预计初始上市标准将主要围绕市值和收益这两个硬指标设定。在审计过程中,美国注册系统主要是SEC审计,主审企业是否充分披露了信息,并不判断证券的实质性价值和公司的质量;证券交易委员会审核完成后,交易所将参照交易所各行业的不同上市标准,对在本交易所上市的证券进行审核。我们认为,在科技创新板试点注册制度下,企业达到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后,上交所将发挥主要审计作用,围绕预先设定的市值、收益等标准对公司进行审计,经审计合格后,由证监会进行最终审批。

相对于美股和港股的IPO定价和发行机制,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板的初始企业定价和配售将侧重于自主配售,可能会设立券商跟进投资。在询价和定价方面,预计科技创新板企业将采用类似a股定增和港股IPO的累积竞价询价机制,提高机构投资者对科技创新板初始企业的定价自主权。同时,企业的定价标准会更加灵活,初始估值的起点也会更加合理。在配股制度上,科技创新板可能会参考美股和港股引入战略配股和超额配股期权,这将显著提高配置给机构的新股比例。参考工业复联,向战略投资者配股会有一年以上的锁定期,而向线下投资者配股可能会部分锁定。预计超额配售选择权也将适用于企业在科技创新板的发行。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趣投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qthbsb.com/shuma/89503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卡萨布兰卡是哪个国家 北非国家摩洛哥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下一篇: 公司 中矿资源12月30日上市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