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投网 > 数码产品 > 正文

鸿蒙系统 华为王成录:鸿蒙OS并非应对美国制裁而做的替代系统

导语:鸿蒙OS既不是安卓的翻版,也不是iOS的翻版。是面向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全景操作系统。在1月12日举行的“2020科技广告牌”发布会上,华为消费BG软件事业部总裁王在致辞中再次强调。同时,王也多次表示,鸿蒙OS的出现并不是应对美国制裁的替代系统。他说这个系统早在2016年5月就已经建立了,在思考华为终端生态基础的

鸿蒙OS既不是安卓的翻版,也不是iOS的翻版。是面向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全景操作系统。

在1月12日举行的“2020科技广告牌”发布会上,华为消费BG软件事业部总裁王在致辞中再次强调。

同时,王也多次表示,鸿蒙OS的出现并不是应对美国制裁的替代系统。他说这个系统早在2016年5月就已经建立了,在思考华为终端生态基础的时候,做鸿蒙OS的想法就已经诞生了。

2019年8月,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推出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HarmonyOS。从此,各种智能终端实现了快速发现、极快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

一年后,华为如期推出HarmonyOS 2.0,带来了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安全等分布式能力的全面升级。与此同时,华为发布了自适应UX框架,使开发者能够快速接触到数千万新设备和用户。

虽然升级迭代在短短一年内就实现了,但对于华为来说才刚刚开始。

王表示,华为希望通过使用一个系统来满足各种大小硬件的系统加载要求,从而达到这个目标。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各种硬件可以像使用智能手机一样简单;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一旦在这个系统中开发了业务逻辑代码,就可以部署在多个设备上。

做系统不是一次性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技术更新迭代升级,需要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参与。对于2021年鸿蒙系统的发展,王也公开透露——

在华为自己的设备中,我们的装机容量保守估计为2亿台,但我们的目标仍然具有挑战性。我们希望能超过2亿台,或者远远超过2亿台。向第三方开放的设备保守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台。

这样,到2021年,鸿蒙系统将有3亿到4亿个丰富设备的硬件基础。

华为还在路上。

以下是王的讲话全文,还有雷锋。com编译而不改变初衷: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鸿蒙OS的进步和未来发展。今天,我想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背景入手,介绍一下我们对未来的一些考虑。

业界谈论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有十几年了。为了让物联网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我们从各行各业和企业,包括学术界,做了很多尝试。

目前,虽然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大幅增加,但IoT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仍处于初级阶段。现在,整个行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关键转折点,因为智能手机从2004年的第一代iPhone中脱颖而出,真正把整个行业带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硬件平台。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行业。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供你参考这个行业的发展阶段。

第一条消息: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自2018年以来略有下降,2019年将下降3%以上。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整体下滑幅度会更大,但整个智能手机出货量不会增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确定的事实。

第二条信息:过去几年,无论是安卓生态系统还是苹果生态系统,真正的新应用可能都很少。除了颤音,我们整个行业可能没有新的应用。

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2018年以来,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时间基本稳定在4到5个小时。

这三条消息表明,我们整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再加上物联网硬件的不断涌现,我觉得这个行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期。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虽然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整个生态仅在智能手机平台上就非常繁荣,全球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总数约为400万。

然而,除了手机,智能手表、电视和汽车上的应用很少。如果应用程序很少,消费者使用这种设备的动机就会更少,因为这种设备没有服务。

原因是什么?核心是每个硬件设备上运行的系统是完全碎片化的。

熟悉或者稍微熟悉这个名单的人多达二三十人。这样的状态让开发者实际制作一个基于其他硬件平台的应用非常麻烦。对他们来说,以不同的方式更换平台、适应不同的环境以及在各种新设备上以不同的方式制作应用程序是一项巨大的工作量。

另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大大小小的设备。如果有屏幕,大小差别很大。无论是苹果App Store上的应用,还是Android上的应用,真正让开发者的工作量占了大头的,还是UI的改编。有这么多不同的尺寸和分辨率,开发工作量增加了一倍。

另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除了手机,其他智能设备的应用很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非常有限。而且每种设备都有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运行模式,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学习成本非常高。这也是阻碍整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行业向物联网行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系统碎片化。

随着华为鸿蒙OS的诞生,我们的目标是能否用一个系统解决物联网硬件设备的所有问题,无论大小。

外界可能有猜测说华为是因为美国制裁才开发鸿蒙系统的,我告诉你不是这样。

我们这个系统真正的项目开发是在2016年5月,当时我们正在思考未来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总有一天会达到顶峰。一旦智能手机的发展达到顶峰,未来的行业该怎么办?

我们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华为庞大的终端业务,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态根源都放在别人的系统里。所以这两个问题促使我们思考未来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系统,这是鸿蒙OS诞生的核心初始背景。

当时,我们制定了这个系统,并设定了几个目标:

首先,我们希望使用一个系统来满足所有硬件设备的加载要求,而不是要求不同的硬件来定制不同的系统。

第二,很重要,很有创新性。该系统不再将一个物联网硬件视为孤立的设备。该系统集成了所有物联网硬件。

第三,针对目前开发者面临的问题,我们以解决开发者的问题为目标,希望开发者曾经编写的业务逻辑代码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运行。

这是整个鸿蒙OS设计的前三个目标方向,这几年我们也是沿着这些方向逐渐发展的。

我们希望达到的是用一个系统满足各种大小硬件的系统加载要求。

我们希望,当消费者使用这么多硬件时,就像今天使用智能手机一样简单;我们也希望开发人员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开发一次业务逻辑代码,并将其部署在多个设备上。

这是整个鸿蒙系统的目标。我相信这个目标一旦实现,也许真的能推动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这里有一点,我刚刚告诉过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就是我们鸿蒙系统把多个设备看成一个逻辑设备。它的具体实现原理是什么?

今天其他厂商的手机也在手机和大屏幕之间做了屏幕投影,华为也有类似的屏幕投影体验。两者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也想借此机会告诉你这件事。

其他厂商还是把电视机、手机、汽车、摄像头作为四个独立的设备,通过上层应用层连接。这种连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通用性和扩展性不好,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适配。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每一个应用都会被改编,让人难以忍受。

鸿蒙想做什么?

我们希望未来单个设备的物理连接,通过整个软总线的连接方式,通过无线连接实现,相当于打破一个隔离的物理设备的边界,通过无线将多个设备集成为一个,与上层的应用无关,所以通用性很好。

其次,只要我们继续投资软总线,克服整个软总线技术,它的扩展性会很好。我们希望将来软总线的连接就像设备上印刷电路板的连接一样。

今天,我告诉你,我们做到了。我们的整体带宽达到1.8 G,延迟不到20毫秒,丢包容忍度超过30%。

我们会继续投资软总线,让鸿蒙倡导的多设备融合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应用开发者就不用再关注应用运行在哪个隔离的硬件设备上了,可以调用所有与这个设备相连的超级终端设备。

“超级终端”的含义是通过鸿蒙系统集成多个隔离的物联网设备。整合后,整个终端在逻辑上就是一个新的终端,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场景定义自己的终端。

比如在办公室,我可以集成PC,Pad,手机。如果我去旅行,我可以把我的手表、汽车和手机整合在一起,等等。当然,这样的场景会有很多,消费者自己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设备的需求来决定集成哪些设备。

有了这个,对于上层应用开发者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今天所有的应用包括手机、手表、汽车等。仍然受限于单个设备本身的硬件能力和限制。

一旦鸿蒙系统形成超级终端,上层应用开发者就有机会脱离单个设备物理硬件能力的限制,可以调用更多的硬件,从而打造出如今单个设备无法实现的体验。

这种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用几个例子给你简单介绍一下,你可能会更好理解。

第一,游戏。手机和大屏幕组成了一个新的超级终端,手机的陀螺仪传递的信息相当于在晃动的时候操作游戏,也可以用手机扫描代码让多人同时玩,所以整个游戏和单个设备的体验截然不同。

第二,主场。家庭智能很重要,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联网;二是设备与人的互动;三十个操作不限于单个设备。如果这三件事都做不到,消费者就无法体验到智能体验。

第三个例子是旅行。旅行最重要的是方便和安全。如果用手机预定车,出差的时候可能不方便带手机,可以把信息转到手表上,看看车到的时间,车牌号码,行驶状态,上车后付款。这是我们和滴滴一起做的项目。

还有一个旅游的例子,和百度一起做的。如果用户在野外骑行时需要导航,可以使用手表和手机之间的联动,将按键导航信息转到手表上。

有了这些例子,我们向你解释了什么是南来北往的鸿蒙。向南就是我们工作的时候,在家的时候,旅行的时候,我们都在一起有多个设备。北行应用程序可以跨具有不同体验的多个设备使用。

最后一个例子:办公室工作。如果参加会议的人处于异地开会的状态,发言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材料放在大屏幕上,同时放一个二维码,通过二维码加入会议,同步信息。这相当于我们的手机、Pad、大屏幕变成了远程开会的办公终端,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质量。

去年9月10日,我们在松山湖发布鸿蒙2.0的时候,公开声明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鸿蒙不仅让中国成为自己的设备,还向合作伙伴开放,无论是从SDK还是源代码,开发的模块,开发工具等。

更重要的是,DevEco工具集成了从加载到烧录,最后到测试的整个系统。

我们会继续在SDK、源代码开发、开发板块、模块等方面进行投入,会有更多的模块发布给大家,让大家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进行选择。

北行对应用开发者来说很重要。无论是编程框架、DevEco工具还是编译器,国内都没有一个系统之前为开发者提供过这么完整的东西。欧美所有的开发者都是基于这些系统的软件来做自己的应用,问题很碎片化。

我们希望在鸿蒙开始的那一天,打开我们的编程框架,包括我们的工具和编译器,让大家可以基于华为鸿蒙系统或者国内整个移动操作系统开发自己的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们的框架和工具会越来越好。有了这个基础,我觉得移动行业未来发展的后劲是非常充足的。

我们的目标是2021年,华为自有设备装机容量保守估计为2亿台,但我们的目标仍然具有挑战性,希望超过2亿台,或者远超2亿台。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第三方设备开放。根据我们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沟通,保守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台。我想向大家强调的是,这一亿台设备都是交互强的丰富设备,比如白板、投影仪、电视机、电子书等。这些设备的保守装机容量将是1亿。

这样,到2021年,鸿蒙系统将有3-4亿个丰富设备的硬件基础,这对应用开发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我想把重点放在开源上,开源也是业界非常关注的。

去年9月10日,鸿蒙2.0发布时,我们的开源代码在当晚8点正式向业界开放。

我们开源的第一步是把小设备的前瞻性代码从128K RAM开源到128M RAM今年4月,开源二期将如期进行;10月份的开源一定会如期进行。如果有很强的需求,我们甚至可以把第三阶段的开源推进一点点。

鸿蒙系统的出现本身并不是华为为应对美国制裁而做出的替代系统。

鸿蒙系统不是安卓或者iOS的翻版。是面向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全景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不同于现在只基于手机的Android和iOS。

未来真正的物联网到来时,需要这样一个系统来全面开放底层。鸿蒙迈出了第一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我非常有信心中国的工业界、学术界和我们的开发者等等。,共同努力,基于鸿蒙未来的物联网,我们一定能够做好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扎根中国。我相信这对各行各业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谢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趣投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qthbsb.com/shuma/64269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高铁12306 女乘客13万现金忘在高铁列车上 后续来了:分文未少 下一篇: 半导体芯片公司 中国半导体产业“虚火”正旺:低效、重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