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变革的乡村。近年来,周宁县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性的乡村建设和振兴战略,不仅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还推动了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将深入揭秘周宁县美丽乡村建设背后的秘密。
一、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底色
1. 农村人居环境晋级提升行动
周宁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晋级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域规划、因地制宜,对村庄进行环境整治。通过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 垃圾分类治理模式
2019年,周宁县在坂坑村试点推行“户分类、村收集、湿垃圾生态处理、干垃圾回收清运”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随后,该模式被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确立为典型范例并向全国推广。
二、文化传承,塑造美丽乡村灵魂
1. 传承古村落文化
周宁县积极推进河道整治、古村落保护提升等工程,保护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例如,礼门乡常源村积极推进河道整治、古村落保护提升等工程,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内涵。
2. 创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周宁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创新探索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扶持农家乐、民宿、露营基地、自主采摘园等发展,鼓励引导群众从事传统手艺、民间土菜、乡村美食等。
三、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1. 强化“党建旅游N”系统思维
周宁县强化“党建旅游N”系统思维,结合县乡村实际,推动N转化为人才、文化、电商等,并通过串点延线成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
2. 回引本土人才
周宁县通过“能人回归”工程,回引了一批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例如,苏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苏文达带领村民发展旅游、茶业等产业,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四、机制创新,保障美丽乡村建设
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周宁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2. 实行网格化管理
周宁县以街道、巷道为天然界限设立网格,探索“主干连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巩固治理成果。
3. 设立村庄清洁日
周宁县设立村庄清洁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周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环境治理、文化传承、党建引领和机制创新,周宁县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