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周宁微观乡村:探索中国乡村发展新路径
引言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山区县。近年来,周宁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从人居环境改善到产业转型升级,从文化传承到数字乡村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周宁县微观乡村的视角,揭秘其乡村振兴的成功之道,为中国乡村发展提供新路径的启示。
一、人居环境大变样
1. 泗桥乡坂坑村:从脏乱差到美丽乡村
周宁县泗桥乡坂坑村,曾经是出了名的脏乱差。为了改变村庄面貌,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投入项目资金320余万元,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通过垃圾干湿分类、厨余垃圾治肥等工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坂坑村的经验被农业农村部等国家三部委确立为典型范例并向全国推广。
2. 浦源镇紫云村:依托自然条件发展旅游
浦源镇紫云村,通过兴建荷花池,做好村容加减法”,依托优越自然条件发展旅游,做响紫云土豆品牌。同时,龙住院村通过厕所无害化改造、河道整治、裸房危房整治等,从脏乱差”转变成美丽花村”。
二、产业振兴
1. 芹溪村:古银矿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芹溪村作为周宁县李墩镇的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以周宁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为核心,致力于修复矿区生态,将遗址保护和文旅开发有机结合。同时,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民风古朴的优势,打造际头-芹溪-楼坪”金牌旅游路线,成为增加村财的增长点。
2. 后洋村:从“点木”成金到林旅融合
后洋村通过开垦荒山、种植速生林、套种马铃薯、魔芋、茶叶等作物,实现了从“点木”成金到林旅融合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后洋村依托林业资源,打造集林业产业、生态养生、观光游憩等业态于一体的林园综合体,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机统一。
三、数字乡村建设
1. 紫竹村:数字乡村云平台助力乡村治理
作为福建第一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紫竹村数字乡村云平台以创新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普惠效应和网络效应,有效提高了乡村治理效率和质量。通过安装烟火识别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险情,并通过平台实现预警、预判、预分析,有效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2. 全域农村公路改造提升
周宁县加快农村公路单改双”提质升级,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全力铺就乡村振兴路、百姓幸福路。如今,全县建制村通双车道达74.29%,居宁德市第一。
四、结语
周宁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产业振兴、数字乡村建设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经验为中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发展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