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区。近年来,周宁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将自然景观、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绘制出一幅幅隐秘的美丽乡村画卷。
一、基础设施的完善
周宁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村道拓宽整改、溪边防洪堤、步游道等基础设施逐步完成,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1.1 村道拓宽整改
以七步镇梧柏洋村为例,该村道拓宽整改工程使村民出行更加便利,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观光体验。
1.2 溪边防洪堤、步游道建设
在周宁县多个村庄,溪边防洪堤、步游道等设施的建设,既保护了村庄的生态环境,又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生态环境的优化
周宁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优化,通过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措施,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2.1 绿化工程
在周宁县,绿化工程成为美化村庄的重要手段。村民房前屋后、街头巷尾都可见到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的景象。
2.2 污水处理
周宁县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减少了水污染。
2.3 垃圾分类
周宁县在全县范围内先行先试探索开展垃圾干湿分类、厨余垃圾治肥等工作,使村庄环境更加整洁。
三、文化传承与发展
周宁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3.1 挖掘特有文化元素
周宁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挖掘革命老区村的文化元素,建设革命老区纪念室、展厅,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3.2 发展特色产业
周宁县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光伏发电、观光阶梯鱼塘养殖、彩色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使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其中。
四、乡村治理的创新
周宁县在乡村治理方面不断创新,通过建立“十五三一”联户帮带机制、探索“主干连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等措施,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4.1 “十五三一”联户帮带机制
该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以街道、巷道为天然界限设立网格,按月评分,分发奖励,巩固治理成果。
4.2 “主干连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
该模式将村庄划分为若干网格,由党员联户负责管理,实现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
五、结语
周宁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化、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治理创新为抓手,打造了一幅幅隐秘的美丽乡村画卷。这些画卷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幸福生活,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