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作为宁波市的核心区域之一,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和创新性的发展路径。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揭秘鄞州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一、党建引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鄞州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通过党建联建机制,实现乡村发展的倍增效。例如,宁波鄞州区开创村联企、村联校、村联村、村联社的“一村四联”党建联建模式,有效激发配套产业发展潜力,实现从“一村富”到“村村富”的精彩蝶变。
1. 党建联建模式的具体实践
- 村联企: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 村联校: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村民素质。
- 村联村:加强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 村联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村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2. 党建联建模式的成效
- 产业兴旺:通过村联企,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村民收入。
- 人才振兴:通过村联校,提升村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生态宜居:通过村联村,加强生态保护,改善乡村环境。
- 乡风文明:通过党建联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二、整村运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鄞州区积极探索整村运营模式,将村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实现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1. 整村运营模式的特点
- 整体规划:将村庄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规划,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 统筹推进: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形成合力。
- 创新发展:鼓励村民创新创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2. 整村运营模式的成功案例
- 江苏苏州吴江区开弦弓村:利用湖荡、鱼塘、稻田等自然本底和本村水乡文化,整村打造运营区域研学文化品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农文旅产业融合的积极转型。
- 河北承德隆化县西道村:形成政府主导产业农户的整村运营合作模式,以农户庭院经济破题,形成草莓种植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系列拳头产品,带来集体收入的显著增长。
三、抱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鄞州区鼓励乡村抱团发展,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1. 抱团发展的具体形式
- 经济联合总社: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成立经济联合总社,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
- 乡村旅游联盟: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
- 农业产业联盟:加强农业产业合作,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2. 抱团发展的成功案例
- 浙江湖州长兴县八都岕片区:打破五个行政村的村域行政管辖藩篱,抱团发展、通盘规划、联建合营,建立起浙江省首个经济联合总社。
- 山东淄博博山区: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以点带面带动红叶柿岩景区周边四个村庄共同发展,并逐步扩展至整个淄博市的乡村文旅发展和品牌传播。
四、结语
鄞州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党建引领、整村运营、抱团发展等创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