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核心关键。以下将围绕五大关键要点,深入解析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治理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效能
1.1 完善组织架构
优化基层组织架构,确保各级组织职责清晰、权责分明。通过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现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2 创新工作方法
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基层组织工作效率。如新野县推行“线上运行新机制”,使群众参与更广泛,民主渠道更畅通。
二、加强权力监督,保障农村群众利益
2.1 建立健全权力约束运行机制
明确基层权力边界,加强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如白宝乡建立健全权力约束运行机制,探索村干部专职化监督管理办法。
2.2 加强廉政建设
筑牢廉政防火墙,严明纪律和规矩,确保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青岛市出台20条措施,全面加强对村干部权力的长效监督约束。
三、数字化赋能,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3.1 推进智慧乡村建设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如新疆昌吉州开展“四项清理”和“基层一张表”制度试点改革,避免多头多层填报。
3.2 增强信息共享
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政府、企业、村民等多方信息共享,提高乡村治理效率。
四、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4.1 提升干部素质
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干部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4.2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加入基层组织,为乡村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五、创新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5.1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村级治理体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5.2 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共同创造美好家园。
总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权力监督、数字化赋能、人才培养和创新治理模式等五大关键要点的实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