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扶贫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本文将深入探讨乡村产业扶贫的新路径,分析如何破解贫困难题,共筑美丽乡村。
一、产业扶贫的四大难题
扶贫产业量小质弱 在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往往规模小而散,抗风险能力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核心竞争力弱,没能有效形成有规模、有质量的主导产业链条。
资金分散 扶贫产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导致扶贫效果不明显。
效果不明显 由于产业规模小、资金分散,扶贫产业的效果不明显,丰收不增收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突出难题。
丰收不增收 尽管部分扶贫产业产量较高,但由于市场渠道不畅、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丰收不增收,影响贫困地区稳定脱贫。
二、破解贫困难题的新路径
- 优化顶层设计,力破扶贫产业量小质弱难题
(1)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构建“16X”扶贫产业体系,以肉牛为主导产业,分片区发展榨菜、红心柚、龙眼、烤烟、花椒、有机大米六大特色优势产业。
(2)鼓励各乡镇街发展猕猴桃、黑花生等区域性特色新兴产业。
- 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1)按照“大龙头带动大产业推动大扶贫”思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2)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水平。
- 盘活资源,结出三方共赢金果子
(1)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将闲置学校、校舍改造为生产车间,引入知名企业投入生产。
(2)明确企业与集体分红原则,确保集体保底收入,同时要求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收购农户种植产品。
- 政府支持,破解资金难题
(1)整合党建项目资金和扶贫工作经费用于翻新设备,帮助村集体产业建设。
(2)设置财政扶持资金,鼓励村集体申请使用,投入企业或联合发展产业。
- 科学谋划,探索集体发展新点子
(1)鼓励村集体自力更生、自谋出路发展村级产业。
(2)将扶贫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形成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的生产格局,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成功案例
下车村:通过实施统筹规划,推动空心村的改造行动,拆除了450余间危旧杂房,并引导村民选择集中建房,形成了整齐、规范的居住环境。同时,通过集中流转村民的零散耕地,建立起规模化、集约化的蔬菜、果树等多个农业产业。
云建助农:积极响应国家为三农领域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战略,集合自身金融资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践农村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增加农村金融资源精准有效供给。
重庆三峡学院:通过组建乡村产业振兴团队,深入调研,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建议,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四、总结
乡村产业扶贫是破解贫困难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盘活资源、政府支持、科学谋划等新路径,可以有效破解贫困难题,共筑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