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长河中,农村的生活节奏似乎总是与城市有所不同。它充满了自然和谐与宁静,充满了与土地的紧密联系。石磨,作为农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粮食加工工具,见证了农村的变迁,也承载着许多人的美好回忆。
一、石磨的历史与演变
石磨,古称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成为我国农村家庭中最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之一。从最初的以人力推动,到后来的牛拉、驴拉,再到机械化的替代,石磨见证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石磨还比较常见。大的磨子直径超过一点二米,是用牛拉动磨面粉;普通的磨子直径约五十多公分,厚度约二十公分左右,是用花岗岩麻石经石匠凿制而成。石磨分上下两爿,下爿磨盘圆中心装有一根挺起的铁轴,上爿的磨盘圆中心装有一个铁圈,用生矾熔成水后灌入装铁轴和铁圈的石磨中心孔中,使至固定。这样上下两爿相吻合,可以使上爿转动。在磨子下爿的上面和上爿的底部,都凿满齿槽,顶盘上还要凿两个洞眼,用于添加粮食。在上爿磨子的立面,凿一个孔,装上木质磨柄,上面有一个圆洞,可插入磨扛顶端的木轴心,通过人工推拉作动力使上爿磨子转动。
二、石磨在农村生活中的作用
石磨在农村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是磨面粉的工具,还能磨豆类、磨酱料等。石磨磨出的面粉细腻,口感好,是许多农村家庭的首选。此外,石磨还承载着农村人的情感和记忆。
在农村,石磨不仅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象征,更是亲情、友情的纽带。磨面时,家庭成员会一起劳作,共同度过欢乐的时光。邻居之间也会互相帮忙,共同完成磨面的工作。
三、石磨的消失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磨逐渐退出了农村生活。小钢磨、电动磨等机械设备的出现,让石磨的加工效率大大提高。然而,石磨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却无法被轻易替代。
如今,许多石磨已成为收藏品,被收藏者们珍视。他们希望通过这些石磨,唤起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传承农村文化。
四、石磨时光的回忆
石磨时光,是许多农村人的美好回忆。在石磨的陪伴下,他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石磨不仅见证了农村的变迁,更见证了农村人的成长。
如今,虽然石磨已不再是农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它的存在,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回味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
石磨时光,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记忆。让我们珍惜这段美好的回忆,传承农村文化,让石磨的影子,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