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致富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齐鲁晚报作为山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深入报道了山东省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案例。本文将基于齐鲁晚报的报道,揭秘山东乡村振兴的致富新路径。
一、农光互补模式助力农业增收
1.1 临清市农光互补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临清市通过在光伏板下种植蔬菜,实现了“农光互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种植成本,还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例如,尹庄村通过种植赤松茸,一年就给村里增收10多万元。
1.2 光伏发电成为当地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
临清市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成功申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让越来越多的屋顶变身绿色发电站。截至目前,临清市分布式光伏用户已达13655户,总装机容量55.45万千瓦,光伏发电已成为当地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
二、农民合作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2.1 沂南县农民合作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探讨
沂南县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提升了组织生产能力、增强市场运营能力和培育服务社会能力与盈利增收能力,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
2.2 农民合作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农民合作组织在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沂南县通过实施雁阵型村居改革,推动村庄抱团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三、科技赋能农业发展
3.1 夏甸镇樱桃产业崭露头角
夏甸镇通过科技与政策双轮驱动,实现了樱桃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王巍志的樱桃基地与青岛农业大学达成深度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樱桃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3.2 校地合作提升发展潜力
夏甸镇樱桃基地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共建智慧农业产学研基地,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樱桃产业的科技创新。
四、政策扶持助力乡村振兴
4.1 2025年山东一号文件释放乡村振兴新信号
2025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明确了山东省乡村振兴的八大重点工作方向,包括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着力打造引领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片区等。
4.2 “齐鲁农超”再被纳入省政府文件
山东省出台实施意见,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培育发展动能。
五、总结
山东省在乡村振兴方面积极探索致富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农光互补、农民合作组织、科技赋能和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努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齐鲁晚报的深入报道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借鉴经验。未来,山东省将继续加大乡村振兴力度,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山东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