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瓯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是闽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更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金秋时节,建瓯的稻田一片金黄,成为了乡村最美的风景线。
一、稻田风光,秋收画卷
建瓯市东峰镇长溪村的900多亩稻田,在金秋时节呈现出一片金黄的海洋。两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鸣声,收割、脱粒一气呵成。这片水稻品种是‘浙优18’,亩产在1500—1600斤之间。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20几亩,最多一天可以收割40几亩。机械化的高效作业,让农民们感受到了农业现代化的魅力。
二、机械化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建瓯市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引进了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等设备,实现了农业全程机械化。机械种植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0倍。例如,一台大旋耕机一天可以完成30亩的工作,无人机一天可以喷洒200亩。这些水稻生产全流程机械化设备,让水稻耕作更节本、省时、质优。
三、政策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
建瓯市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给予农户农机购置30%的补贴。同时,帮助协调解决用地、用人问题,帮助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从最初的500亩增加到1000亩,配备水稻耕作全流程机械化设备20多台,聘用农机手32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范围从本村延伸到周边村、隔壁县,为不少农户提供水稻耕作支持。
四、烘干仓储中心,保障丰收成果
为避免丰收时下雨对晒谷造成影响,东峰镇还建起了烘干仓储中心,引进可日烘干15吨粮食作物的设备。农户将收割完的水稻送至仓储中心快速烘干后,既保证了粮食质量,又方便了农民。
五、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建瓯市注重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例如,稻渔科技小院通过科技力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融入这片土地,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实践,成功解决了传统稻田养殖中的难题。
六、结语
秋日稻田,是建瓯乡村最美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瓯的乡村将会更加美丽、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