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一批批美丽村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村庄在拨款支持下,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丽宜居的蜕变。本文将揭秘建瓯市美丽乡村拨款背后的故事。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2013年,福建省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战略,旨在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建瓯市积极响应,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市重点工作之一。为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建瓯市政府设立了专项拨款,用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二、拨款分配与使用
拨款分配:建瓯市将拨款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配:市级财政拨款、县级财政拨款和乡镇自筹资金。其中,市级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示范村建设,县级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一般村庄建设,乡镇自筹资金则由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拨款使用:拨款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
- 环境整治:包括村庄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
-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文化广场、休闲公园、体育健身设施等。
- 产业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三、成功案例
建瓯市迪口镇:迪口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该镇以“五个美丽”(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为抓手,提升乡村风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井岐村:井岐村以“美丽庭院”创建为切入点,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助力乡村大美。
小桥镇:小桥镇通过修缮历史文化古迹,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百姓致富增收。
四、经验与启示
坚持党建引领:建瓯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注重群众参与:建瓯市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注重产业发展:建瓯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因地制宜:建瓯市根据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总之,建瓯市美丽乡村拨款背后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瓯市将继续加大投入,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