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镇,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以其独特的农创模式,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径。本文将深入剖析崇福农村经济发展的秘诀,揭示其背后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
一、农创园:共富的摇篮
崇福镇以全域农创推进全民共富,农创园成为共富的摇篮。2016年,崇福镇开始探索打造农创园,优惠的政策、完善的设施,吸引了大批年轻创客来这片土地掘金。
1. 农创客的崛起
以桐乡祯辰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项智能为例,他带着绣球种子来到崇福,短短几年,绣球花产业迎来质的发展,种植规模扩大到近百亩,品种达300个以上,2021年销售额达到600万元。
2. 农创园的蜕变
从一张图纸、零星大棚,农创园演变成了如今的全国农创先行区,并获评全国首批星创天地、国家级全国农村创业园区、省五星级青创农场等荣誉称号。
二、以农引农,搭建共富框架
崇福镇通过“农创园政府搭台、创客唱戏”模式,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创客,同时不少本地村民也加入了进来。
1. 创客的燎原之势
大学生钟海炎、留良村村民浦晓良、上海动漫公司老总张静惠等,都在崇福农创园找到了自己的创业舞台。
2. 共富大棚的崛起
一个个共富大棚在崇福拔地而起,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
崇福镇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创新党建模式、实施党员差异化管理、修订村规民约等手段,实现了党建引领促乡村发展的目标。
1. 党建引领
驻村第一书记安骞将崇福集村视为自己的家,创新党建模式,实施党员差异化管理,与村委干部修订村规民约,将村党员干部视为凝聚群众的主心骨。
2. 产业发展
通过种植黑小麦、引入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实现了产业兴旺。
四、农文旅融合发展
崇福镇通过打造农旅结合千亩示范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引入阳光玫瑰葡萄等手段,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1. 农旅结合
打造宏望稻虾米、张继东绿色果蔬、农创园青创基地等特色品牌,龙虾音乐节、果蔬嘉年华等农旅文化品牌越打越响亮。
2. 激活消费市场
通过深挖、活化、融合农文旅资源,培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圈,开发更多精品旅游线路,激活消费市场。
五、总结
崇福镇以农创园为载体,通过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崇福镇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