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销条件
- 缴费条件:用人单位必须为其职工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且在生育期间必须处于在职状态并继续缴费。
- 生育规定:职工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二、报销材料
-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生育服务证:原件及复印件。
- 出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 医疗费用结算单:原件及复印件。
- 费用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 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
- 生育报销审批表:两份,加盖公章。
- 生育报销汇总表:一份,加盖公章。
三、报销流程
- 怀孕后:女职工怀孕后,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
- 领取医疗证: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
- 产假满30天内: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办理待遇结算。
- 支付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支付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
四、报销范围
- 医疗费用:产前检查费、住院分娩费、计划生育手术费等。
- 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计算,补偿标准为3个月的基本工资。
五、注意事项
- 定点医疗机构:除急诊、急救、因公出差外,职工应当到当地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施行计划生育手术。
- 时间限制:生育保险需在宝宝出生的18个月内报销,且必须在缴费状态下进行。
- 资料准备:建议职工在生育前提前准备好所有必要文件,以免影响报销进度。
六、报销金额
- 生育津贴:根据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
- 生育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等级和手术方式,报销金额有所不同。
七、常见问题
-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生育保险需在宝宝出生的18个月内报销,且必须在缴费状态下进行。
- 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包括产前检查费、住院分娩费、计划生育手术费等。
- 生育保险报销材料:身份证、生育服务证、出生证明、医疗费用结算单、费用发票、诊断证明书等。
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到临汾的孕妈们顺利报销生育保险,减轻生育期间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