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津农学院,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农业院校,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强农、兴农、科技赋农”的信念,致力于推动农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本文将深入探讨天津农学院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校地合作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农业科技创新
研发成果
天津农学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农作物优势种业攻关,成功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如黄瓜、粳稻、花椰菜、青麻叶大白菜等种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育或引进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新品种420个,研发新技术247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
创新平台
天津农学院拥有多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如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平台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
天津农学院设有多个与农村发展相关的专业,如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等。这些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实践教学
天津农学院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建立实验实习基地,如与宫家屯村签订的合作共建协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地合作
合作协议
天津农学院与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人民政府、天津食品集团等。这些合作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
天津农学院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如组建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重点实验室,聚焦智慧养殖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产业联合,推进养殖产业智慧化。
成果展示
优秀案例
天津农学院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案例《发挥科技优势,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获得优秀案例奖。
智库建设
天津农学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天津市高校智库,获批市科技局首批重点联系和推动建设科技创新智库,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总结
天津农学院作为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校地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天津农学院将继续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