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村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乡村风貌的改善上,更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揭秘广州乡村振兴的秘密,解析其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
一、乡村风景道的建设
广州以“四好农村路”升级改造为契机,打造了全长2500公里的乡村风景道网络。这一举措将全市美丽乡村、农业产业园、历史文化遗存及生态景观等1000多个乡村资源点串联起来,形成了“广州项链”,多维度展现了广州千里乡韵的美丽场景。
1.1 改造提升和新建扩建
通过改造提升和新建扩建,乡村风景道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提高了交通便利性。例如,从化区的“天人山水 百里流溪”和增城区的“攀山游江 九重白水”等特色乡村风景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2 主题路线打造
广州乡村风景道系统按照“以藤结瓜、造瓜结藤”的理念,构建了山林观光线、滨水观光线、村落观光线和田园观光线4类主题路线,展现了广州乡村风貌的多样性。
二、乡村振兴项目的推介
南沙区通过举办乡村振兴项目推介大会,提高了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吸引力。活动现场发布了29个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涵盖了留用地开发、物业租赁和乡村运营等多个领域。
2.1 项目落地
大会现场签订的11个大项目中,如南沙国际兰花文化园项目、多彩高新沙新乡村示范带运营项目等,均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谋划,为南沙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2.2 政策保障
南沙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密集推出了“制造业十条”、“强芯九条”、“元宇宙九条”等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
三、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乡村价值发现大赛分项赛事——广东和美乡村摄影比赛,旨在运用摄影艺术发现和众创乡村价值,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3.1 摄影比赛
本次比赛围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乡村产业、绿美村庄等七个主题,征集摄影作品,展现了广东乡村的美丽蝶变。
3.2 乡村价值发现
通过艺术赋能,广州农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提升乡村价值。
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多家企业积极响应,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4.1 科技创新
广州市粮食集团、伊利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向“绿”突围,产业向“新”发展。
4.2 产业升级
通过科技创新,广州农村农业产业不断升级,形成了以水产养殖、现代种业和预制菜为主导的优势产业。
五、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广州金控期货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彰显企业责任与担当。
5.1 党建共建
广州金控期货有限公司与清远连州市大路边镇工作队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为当地困难家庭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助力乡村人才发展。
5.2 社会责任
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为广州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六、总结
广州乡村振兴的秘密在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通过乡村风景道建设、乡村振兴项目推介、艺术赋能、科技创新和党建引领等举措,广州农村实现了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