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瓯县,位于福建省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建瓯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将从建瓯县的特色农业、古村落活化利用、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揭秘建瓯县富乡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特色农业:绿色生态,产业兴旺
建瓯县立足各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发展。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水稻生产:建瓯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9万亩,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蜜蜂养殖:建瓯市东峰镇长溪村黄连岗中华蜜蜂养殖基地,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指导,提高蜜蜂养殖技术,带动农民增收。
锥栗种植:建瓯县锥栗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57万亩,年产值6.7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莲子种植:莲子种植面积1000多亩,亩产4000元左右,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古村落活化利用:传承文化,焕发新生
建瓯县拥有众多历史文化意蕴深厚的古村落,近年来,通过宅地基改革和古村落活化利用,让古村落焕发新生。
东游党城村:始建于后晋年间,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64栋,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通过宅改工作,推进闲置古民居腾退和修缮保护,打造旅游休闲区。
值源村:对村中心的古民居进行修缮,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景观节点,打造乡村旅游景点。
三、科技特派员制度:点燃乡村振兴“智慧引擎”
建瓯县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舒良荣:省级科技特派员,帮助陶然生态园获得省星创天地认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练进旺:省级科技特派员,引进80多个省内外高产优质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构建现代乡村文化新篇章
建瓯县将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与建瓯市签订写生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湖头村:以文塑旅,以艺促兴,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文旅新业态。
结语
建瓯县通过特色农业、古村落活化利用、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建瓯县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建设新时代富美新建瓯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