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的农村实践与创新
引言
农村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苍南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员,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将揭秘苍南农村合作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实践与创新。
一、苍南农村合作银行简介
苍南农村合作银行,简称苍南农商银行,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前身是苍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该行下辖多个支行,业务范围覆盖苍南县及周边地区。
二、普惠金融的实践
1. 推进整村授信
苍南农村合作银行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工作,与农商银行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供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财政贷款贴息、担保机构信用担保等优惠政策扶持。通过整村授信、逐户核贷程序,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户建立经济档案、确定授信额度,每户最高可达30万元。
2. 优化金融服务
在偏远地区行政村建立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提供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搭建人工网点、自助渠道、电子机具、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流动服务五位一体”乡村金融服务网络,为村民提供小额取现、转账汇款等金融便民服务。
3. 实行双基共建
组织金融机构基层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通过开设金融课堂、党员结对帮带、特聘党员金融服务联络员等方式,为农村党员干部普及金融知识,培养懂金融的三农”队伍。通过共建失信惩罚、守信激励机制,共建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共推特色金融产品等方式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三、创新与突破
1. 创新实施农户小额普惠贷款
苍南农村合作银行自2006年开始普惠金融工程,目前已建立授信档案52万户,用信客户13.4万户。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具有免担保、纯信用、小额度、广覆盖、低门槛等特征,满足农户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2. 数字赋能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苍南农村合作银行打造了“农商好贷”自动授信渠道,实现线上无感授信、线下有感提额,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3. 合作共赢
与政府部门、其他金融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四、总结
苍南农村合作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实践与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苍南农村合作银行将继续秉持“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