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一个平均海拔约800米,山清水秀的县份,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乡村振兴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周宁县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转型之路。本文将深入解析周宁县的乡村转型之路,探讨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一、绿色生态理念的引领
周宁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以下为具体措施:
1. 林下经济发展
周宁县后洋村村民黄振芳一家,40年来积极探索林下套种作物的发展模式,累积造林1207亩。通过林下套种马铃薯、魔芋、茶叶等作物,实现了“短养长”的发展模式,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2. 林下经济模式的推广
黄振芳之子黄传融继续守护这片林场,并计划扩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富裕。黄宇斌则通过电商将林下产品销售出去,拓宽了销售渠道。
二、产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周宁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产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以下为具体措施:
1. 招商引资
周宁县充分利用高山立体小气候等自然优势,吸引多家企业在周宁落地,把人力、物力引进周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 龙头企业带动
周宁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如浦源镇紫云村通过兴建荷花池,依托优越自然条件发展旅游,做响紫云土豆品牌。
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周宁县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下为具体措施:
1. 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
周宁县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吸纳热心乡贤、青年创业者、文艺创客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与村集体合伙共同开发乡村产业项目。
2. 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
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通过开发古民居、发展手工艺品、艺术摆件等文创产业,打造“千年古寨,常来常源”特色乡村游品牌。
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周宁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下为具体措施:
1.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周宁县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园,推动产业发展。
2. 党建引领文化传承
周宁县通过修复和展陈桐子坑红军后方医院遗址,赓续红色血脉,赋能文化振兴。
五、结语
周宁县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产业多元化、文化传承与创新、党建引领等原则,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