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海门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积极践行服务“三农”的使命,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将从海门农商行的网点转型、服务提升、降本增效等方面,探讨其如何成为农村金融新势力,开启服务三农新篇章。
一、网点转型,打造特色服务
- 标准化网点建设
海门农商行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对全部网点进行两轮次物理改造,确保网点硬件设施、软件环境始终领先辖内同业。同时,着重抓好6S管理,编制4本手册,规划46项标准,提炼30个流程,制定8个管理工具,形成完善的网点标准化应用体系。
- 特色化网点建设
在标准化网点建设的基础上,海门农商行鼓励在特色、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例如,结合网点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了“状元之行”、“假日银行”等特色网点;结合适老化服务,重点推进“橙心银行”建设,一批网点被评为适老特色网点。
- 数智化网点建设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海门农商行加大网点硬件改造和系统升级力度,配置在行式STM主机、现金柜、票据柜、便携式STM等设备,上线精准营销等系统,推动网点由人工操作向智慧服务转型。
二、服务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
- 高标准服务
海门农商行从2012年启动服务提升工作以来,始终将服务提升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建立了董事长直接领导、总经理负责、各部门协同的服务管理体系。
- 特色化服务
结合网点特色,海门农商行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务,如“状元之行”、“假日银行”、“橙心银行”等,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 数智化服务
通过线上平台、手机银行等渠道,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三、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 明、细、控、严、效五字诀
海门农商行以“明、细、控、严、效”五字诀,推动降本增效。明确预期目标、细化分项限额控制、强化分项限额控制、细化薪酬管理、强化考核机制。
-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费用资源向能够创造效益的业务宣传费、金融工具管理费倾斜。
- 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推进机器换人、上线无纸化系统等手段,减轻柜面负荷,释放内部生产效能。
四、结语
海门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新势力,通过网点转型、服务提升、降本增效等措施,助力乡村振兴,开启了服务三农新篇章。未来,海门农商行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