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福建建瓯,这座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和1800多年建县史的古邑,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乡村风貌,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近年来,建瓯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古村落的焕发新生,同时也带来了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本文将带您探寻古村的魅力,揭秘建瓯农村的新变化。
一、古村魅力:千年古邑的传承与保护
1. 建瓯古村落的历史背景
建瓯作为福建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拥有大量历史文化意蕴深厚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不仅见证了建瓯悠久的历史,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2. 党城村的活化利用
始建于后晋年间的东游党城村,盛于明、清时期,至今仍保留着64栋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党城村通过宅改工作,推进闲置古民居的腾退和修缮保护,实现了古村落的活化利用。
3. 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在宅改工作中,党城村还聘请专业机构对村落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完成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内外业编制和保护图则编制工作,确保古民居得到有效保护。
二、农村新变化: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
1. 宅改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建瓯市以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路径,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2. 美丽乡村建设
青瓦白墙、道路整洁、广场公园星罗棋布,一排排规划有序、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和美丽新村,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变化得益于建瓯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3. 乡村治理新格局
建瓯市充分发挥双带双创”机制优势,成立县乡村三级领导机构,党建引领农村宅改,开创乡村治理新格局。
三、创新推动:科技赋能农村发展
1. “网络农坊”助力新农村建设
建瓯市创建起新农村网络农坊”,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让农民与市场之间有了“直通车”,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科技创新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晨曦种业高标准建设现代智能温室大棚,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借力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出了一批竞争力强的新品种,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3. “点线面体”协同推进宅改工作
徐墩镇伍石自然村充分抓住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机遇,市、镇、村、组四级联动,点、线、面、体协同推进,持续赋能宅改工作。
结论
建瓯市通过宅改工作,推动了古村落的焕发新生,同时也带来了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瓯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