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德阳,这座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城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种植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将深入剖析德阳农村种植的新篇章,揭秘其背后的绿色密码。
一、政策引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德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德阳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绵竹基地为目标,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水平。
二、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优势
在德阳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园区内道路宽阔笔直,农田机械化程度高,实现了水稻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的全程机械化。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还拓宽了增收渠道,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绿色发展:智慧生姜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
1月9日,智慧生姜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汇聚了农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政府单位,共同推动生姜产业大力发展。中农熊猫走廊“智慧生姜”种植基地项目,利用中国科学院种植技术及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了生姜种植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显著提高了生姜的产量与品质。
四、乡村治理:年俗村的发展治理实践
年俗村曾是绵竹的一个普通农村聚落,面临着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在村党委书记黄兴成的带领下,年俗村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成功转型为宜居宜业的示范村。年俗村依托独具特色的村庄院落和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开发旅游、观光、住宿服务等24类经营项目,深入挖掘年俗、年趣、年味”文化内涵,打造一站式年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
五、村集体经济:水竹村的创新发展
乐至县金顺镇水竹村第一书记申成刚,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治理与发展之路。通过走访村民,了解村情,申成刚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大头菜和榨菜,并成功探索建成了年产万斤的段木香菇试种基地。水竹村不仅拥有了段木香菇、大头菜和榨菜等产业,还建立了水竹生鲜,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六、总结
德阳农村种植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离不开政策引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治理和村集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未来,德阳将继续以绿色密码为引领,推动农村种植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