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栾城区,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地方,其乡村岁月承载着无数人的温馨回忆。本文将带领大家穿越时光,共同追寻栾城乡愁,感受那段美好的农村生活。
一、农耕生活的变迁
在栾城,农耕生活曾是村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关于农耕生活的变迁:
1. 收麦子的情景
三十年前,农村还没有收割机,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一般农村家庭从收割小麦到贮藏最少需要一周多的时间。割麦子是个非常累人的活,弯着腰一干就是一天。后来有了专门割麦子的机子,一去一回就能放倒好几垄麦子,再也不用弯腰一点点割了。
2. 打场、晒麦
割完麦子,有时候会扎成一捆一捆的,然后把它拉到场里打场。这时候是用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后来大家都用上了拖拉机,既方便也节省了不少时间。打场需要好几个人配合,一个人往脱粒机里放小麦,需要反应快,不然一不小心就把手卷进去了。
二、乡村文化的传承
在栾城,乡村文化丰富多彩,传承了无数年的民俗文化:
1. 民间花会
每逢春节,栾城区委、区政府都会在区城举办全区民间花会进城调演活动,对全区散村农村的民俗活动进行检阅和展示。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和挖掘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民俗精品项目,如抬花杠”、西宫大蜡会”等相继被列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回忆录的撰写
为了留住乡村记忆,一些有心的村民开始撰写回忆录,记录下村里的往事。如《北安庄往事记忆录》等作品,通过文字记录了北安庄村从1949年至2022年的沧桑巨变。
四、结语
栾城乡愁,是对那段美好农村生活的回忆。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让美好的回忆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