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一个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山区县,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解析周宁县如何通过创新乡村规划,共绘振兴蓝图,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生态优势与资源禀赋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3.3%,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样的生态优势为周宁县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周宁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围绕“81电商”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与特色农业
周宁县制定了“百千万亿”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行政村100%覆盖。为此,该县先后制定实施《周宁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等,累计发放“百千万亿”奖补资金600多万元。
生态农业发展
周宁县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高山“高优”品牌,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例如,盛周花卉基地工人正在整理包装小雏菊,销往福州、广州等地。
电商扶贫与农产品销售
周宁县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建成113个益农信息社和县级运营中心,培育了印象周宁、下洋农业、风谷高山果蔬等一批电商平台。2020年,全县线上销售农副产品8000多万元。
乡村规划与旅游发展
乡村规划师在周宁县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为乡村的振兴提供可行的方案,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推介
周宁县通过全域旅游推介、文化行业交流、文艺展示汇演、电商推介直播等多种形式,激发产业振兴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特色旅游项目
溪口村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例如,溪口村引入乡贤投资开发溪口峡谷漂流项目,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也给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文化传承与人才培育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语言服务中心开展了“语言赋能乡村,共绘振兴蓝图”系列活动,通过普通话推广、方言文化保护,让村民既能融入现代化市场,也能守护乡音乡愁。
人才培养
针对乡村教师、基层干部的专项语言能力提升计划,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总结
周宁县通过创新乡村规划,共绘振兴蓝图,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周宁县的经验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