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近年来,周宁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有力推动,更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推动者。本文将揭秘周宁县乡村振兴背后的推动者群像,展现他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角色与贡献。
一、党建引领,凝聚力量
1. 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在周宁县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如苏家山村的党支部书记苏文达,带领支部党员为游客提供温馨服务,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
2. 党建旅游人才:打造样板村
周宁县积极培养党建旅游人才,打造样板村。如苏家山村在有机茶基地上空建起乐园,成为网红景点,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些样板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村庄提供了借鉴。
二、人才回流,助力发展
1. 能人回归,带动产业发展
周宁县积极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如苏家山村的苏文达,担任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
2. 乡村振兴合伙人:共谋发展
周宁县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吸纳热心乡贤、青年创业者、文艺创客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如常源村的黄锦坤,带领村民发展手工艺品、艺术摆件等文创产业,打造特色乡村游品牌。
三、产业振兴,增强活力
1. 中药材产业:芹太坵村的转型之路
芹太坵村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村集体收入增加。乡村振兴指导员张毅帮助村民引进优质中药材品种和种植技术,推动芹太坵村产业从小到大。
2. 文旅产业发展:芹溪村的特色之路
芹溪村依托古银矿遗址等旅游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建福带领村民修复矿区生态,将遗址保护和文旅开发有机结合,打造特色乡村游品牌。
四、跨村联建,实现共赢
1. 跨村联建:打破发展瓶颈
周宁县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抱团发展、连片振兴。如纯池镇与芹溪村、楼坪村成立联村党委,联合发展蜜薯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
2. 支持产业联村联社:提升产业竞争力
周宁县支持产业联村联社发展,如纯池镇葡萄产业联村联社党委,推动葡萄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周宁县乡村振兴的成功,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推动者。他们以党建引领、人才回流、产业振兴、跨村联建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他们的努力和奉献,为周宁县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