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宁县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山区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周宁县农村在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崭新面貌。
产业振兴:多元化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链
蜜薯种植与生态旅游
周宁县充分利用地域相邻、人文相亲、条件相近的优势,与芹溪村、楼坪村成立联村党委,联合发展蜜薯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兴,各村村集体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山花卉产业
周宁县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推动花卉业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目前,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4100亩,产业链年产值达3.64亿元,形成了涵盖品种选育、种植推广、产品包装、仓储物流、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格局。
生态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造林绿化工程
周宁县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至72.96%,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字号”荣誉。
话剧《树魂》的启示
话剧《树魂》以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为创作原型,生动展现了周宁县人民对生态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这部作品不仅提升了周宁县的知名度,也进一步增强了当地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文化振兴:传承与创新,展现乡村魅力
原创话剧《树魂》
原创话剧《树魂》以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为创作原型,充分挖掘故事发生地后洋村背景,将闽东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畬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周宁县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跨村联建模式
周宁县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立足邻近村地理位置、禀赋特点、产业结构相近优势,成立联村党委,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动、人才联享的跨村联建模式,形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全县推进、辐射周边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结语
周宁县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产业、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周宁县的农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真实农村新变化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