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山区县。近年来,周宁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生态振兴之路,打造出一幅幅美丽家园的新篇章。本文将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乡村治理等方面,详细阐述周宁县在生态振兴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基石
1. 林业资源保护
周宁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林业资源保护。1983年,黄振芳一家便开始了造林事业,累计造林1207亩。如今,周宁县的森林覆盖率已达70%以上,成为福建省的绿色宝库。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周宁县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来,周宁县成功引进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的引擎
1. 林下经济
周宁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林下套种、养殖等途径,实现林、茶、果、牧、养、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黄传融一家便是在林下经济发展中受益的典型代表,他们种植黄精、金线莲、草珊瑚等农作物,并尝试种植灵芝,拓宽了收入来源。
2. 乡村旅游
周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常源村便是其中之一,通过保护和提升古村落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的灵魂
1. 古村落保护
周宁县注重古村落保护,将古村落环境整治与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常源村便是成功案例之一,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2. 文化活动传承
周宁县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举办民俗文化节、传统技艺展示等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乡村治理:美丽家园的守护者
1. 美丽乡村建设
周宁县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坂坑村便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通过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实现了湿垃圾变废为宝。
2. 党员带头作用
周宁县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引导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如建立“十五三一”联户帮带机制,以街道、巷道为天然界限设立网格,探索“主干连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巩固治理成果。
结语
周宁县在生态振兴方面的实践,为我国山区县域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周宁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动产业升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治理,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