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福建省周宁县西南部的农村地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落后的山区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一蜕变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将深入剖析周宁西南农村的美丽蜕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取得的成就。
一、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
1.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周宁县西南农村在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污染问题。例如,坂坑村建立了“村收集、湿垃圾生态处理、干垃圾回收清运”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实现了湿垃圾变废为宝。
2. 河道整治与水质提升
周宁县西南农村积极进行河道整治,提升水质。例如,际头村实施雨污分流建设,常源村积极推进河道整治和古村落保护提升工程,使乡村画卷在周宁大地渐次铺开。
二、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1.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
周宁县西南农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例如,苏家山村借助有机茶基地,打造玻璃栈道、高空滑索等户外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 产业扶贫与合作社模式
周宁县西南农村通过产业扶贫和合作社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例如,梅山村将全村贫困户纳入种养专业合作社和茶厂,为贫困户无偿提供茶苗、技术支持,并统一收购,激发贫困户的创业积极性。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
1. 交通改善与出行便利
周宁县西南农村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村民出行条件。例如,梅山村开通了长3公里的四级路,打破了通往外界的交通瓶颈。
2. 教育医疗与公共服务
周宁县西南农村重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例如,梅山村建成了标准卫生所和老人幸福院,满足了村民的基本需求。
四、党建引领与组织建设
1. 基层党组织建设
周宁县西南农村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例如,梅山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作用,提升支部的战斗力,更好地为民服务。
2. 党群企联动
周宁县西南农村积极推进党群企联动,形成发展合力。例如,苏家山村成立苏氏养殖有限公司,注册益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结论
周宁西南农村的美丽蜕变是多方努力的结果。通过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党建引领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周宁西南农村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生态宜居的华丽转身。这一蜕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值得全国各地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