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泗桥,地处福建省周宁县西北部,与闽北政和县接壤,素有“闽东西大门”之称。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泗桥乡以古村落保护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古村落的时光印记
1. 历史文化底蕴
泗桥乡拥有众多古村落,如坂坑村、常洋村等,这些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例如,坂坑村始建于唐朝,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存。
2. 传统建筑风格
泗桥乡的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主要以土木结构为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坂坑村的明清古民居,集防火防盗于一体,高达十几米的夯土墙,历经几百年风雨,仍屹立不倒。
二、乡村振兴新篇
1. 生态保护与修复
泗桥乡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开展古村落环境整治和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修复工作。通过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提升古村落的生态环境。
2. 乡村旅游发展
泗桥乡依托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如坂坑村的农家乐、民宿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3. 生态农业与产业融合
泗桥乡结合当地特色,发展生态农业,如高山杜鹃、翠冠梨、水蜜桃、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同时,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4. 人居环境整治
泗桥乡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如实施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河道治理等,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三、泗桥乡乡村振兴的启示
1. 传承与保护相结合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泗桥乡注重保护和传承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实现了古村落的活化利用。
2.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泗桥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 民生为本,共建共享
泗桥乡关注村民生活品质,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收入,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共建共享。
总之,周宁泗桥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以古村落保护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宜居宜业的成功之路。这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