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农村葬礼,作为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文将通过图解的形式,详细介绍周宁农村葬礼的传统流程,并揭秘其中的乡间丧葬习俗。
葬礼前的准备
1. 确定丧期
在周宁农村,丧期通常由家族长辈或风水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和天时地利来确定。
2. 准备寿衣
寿衣是逝者入殓时穿着的衣物,通常由单数件组成,寓意吉祥。平民百姓多着清代服装,有职者身穿本职礼服。
3. 设立灵堂
灵堂是举行丧葬仪式的场所,通常设在逝者家中或宗族祠堂。灵堂内设有灵牌、挽联等。
葬礼流程
1. 举哀
逝者咽气后,家属和亲友举哀,鸣放单响炮,通知邻里和宗亲。
2. 洗浴更衣
子孙烧溪荽汤石菖蒲为亡者洗脸、揩身、梳头,然后换上寿衣。
3. 安置灵堂
将换好寿衣的逝者安放在灵堂的坐椅上,双脚踏在兰花草盆上。
4. 择定葬期
安排人去择日子,日子单就贴在厅堂壁上,让众人知道送葬时间。
5. 治丧
家属披麻戴孝、拆红挂白,用白纸或绿纸写上“严制”或“慈制”贴在大门上。
6. 灵柩出殡
灵柩出殡时,子孙、亲友等跟随灵柩,鸣放鞭炮、吹奏哀乐。
7. 安葬
将灵柩安葬在事先选好的墓地。
乡间丧葬习俗揭秘
1. 丧葬与做墓分开
周宁习俗中,入葬与做墓是分开的,做墓可能是几十年之后的事。
2. 狮城风俗
狮城风俗中,入葬与做墓同时进行。
3. 堪舆先生寻墓地
择定葬期后,请堪舆先生寻找墓地,亲友劳力上山帮助造坟。
4. 护鱼习俗
周宁浦源村鲤鱼溪流传了八百多年的鱼葬习俗,将鱼奉为神灵,在鱼冢附近常常可以看到村民祭拜鲤鱼的香烛黄纸。
结语
周宁农村葬礼的传统流程和乡间丧葬习俗,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丧葬文化。通过本文的图解,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