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这座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山区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众多的农村寺院如同明珠般镶嵌在山水之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周宁的农村寺院,探寻那些隐匿山间的古寺传奇。
一、方广寺:历史的见证者
方广寺,始建于公元1268年,位于周宁县东南的玛坑乡首章村北面。这座古老的寺庙四周群峰耸立,林木参天,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更是一处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在战争年代,方广寺成为了闽东工农红军和游击队的活动据点。1932年,安德县游击队开始在方广寺建立活动据点,后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成为了革命战争的重要场所。云灯法师曾在关键时刻以袈裟掩护叶飞脱险,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二、般若寺:古建筑的瑰宝
般若寺,位于福建宁德周宁县纯池村尾院林桥旁,始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这座古寺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独特,建筑做工考究精细,历史悠久,保存至今仍比较完好。
般若寺在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进行了扩建,清朝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行了重修。1985年12月天王殿拆除重建,上个世纪90年代末,般若寺因芹山水库工程迁址失败,后因水库蓄水,弥勒殿被水淹没而拆除,大雄宝殿也被泡在水中,后经围堰,般若寺规模逐渐变小。
三、灵峰寺:山间的幽静之地
灵峰寺,位于周宁县纯池镇桃坑村,始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这座寺庙依山而建,建筑错落有致,大雄宝殿雕梁画栋,面宽三间16.7米,进深四间17米,高12.2米。建筑为重檐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土木结构。
灵峰寺是周宁县首批重点开放佛寺之一,吸引了众多香客和游客。1987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写了“灵峰禅寺”匾额,使灵峰寺更加声名远扬。
四、龟山寺:宁川五大禅林之一
龟山寺,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西北的赤溪镇龟山之麓。这座寺庙始建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占地面积据实地测量大约有三百多亩,二十多万平方米,是闽东最大寺院之一。
龟山寺地处万山之中,左拥狮子峰,右抱南屏峰,依山势排列,殿宇高低错落,结构严谨有序,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在历史上,龟山寺有良田千亩,僧侣数千,下院达十余处,对蕉城区的经济、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五、孝义庵:宁静的禅意之地
孝义庵,位于周宁县城东,俗称底庵。明隆庆年间(1567~1572),周乔五创建,寺称孝义禅林”。茶陵知洲王九韶题匾水云深处”。民国12年重修。
孝义庵,位于周宁县城东,离城3公里。里人郑传森《七绝孝义庵》云:水源深处禅林静,岭峻峰奇鬼斧工。蹊径迷离难举步,穿云拔雾任西东。” 相传,孝义庵始建于明代,原坐落于周宁县城东奇仙顶山麓陈源(陈家源),系陈氏祖先在此兴居时创立。
周宁农村寺院不仅是宗教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这些隐匿山间的古寺传奇,让人在探寻历史的同时,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