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周宁县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村集体资产的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本文将深入剖析周宁县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历程、措施及成效,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一、改革背景
- 农村集体资产现状:长期以来,周宁县农村集体资产存在管理不规范、闲置浪费、侵占流失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政策支持:为解决农村集体资产问题,国家及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周宁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改革措施
- 清产核资:全面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界定资产所有权,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资产盘活: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厂房、仓库等集体资产进行整修、翻建后对外出租,增加村财收入。
- 资源开发:合理开发利用农、林、水等资源,通过招标、拍卖、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增加村财。
- 物业经营:由村集体牵头,租用农户闲余的房屋、土地,经修缮整理后再转租给经营户,用于发展农家乐或现代农业。
- 跨村联建: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探索跨村联建模式,推动党建工作镇村联动、村村联动。
三、改革成效
- 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通过改革,周宁县农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显著提高,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40%。
- 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集体资产振兴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
- 农村社会稳定:集体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四、启示与借鉴
- 坚持党的领导:周宁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改革中的核心作用。
- 因地制宜:周宁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改革措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 民主监督:改革过程中,周宁县注重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结语
周宁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集体资产的振兴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周宁县将继续深化改革,为农村集体资产的振兴之路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