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优势,正逐渐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本文将深入探讨周宁县如何通过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策略,打造出一个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周宁县地处闽东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周宁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
1. 生态保护与修复
周宁县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通过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2. 生态产业培育
周宁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如林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这些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周宁县在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
1. 农业现代化
周宁县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优质品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
2. 乡村旅游发展
周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三、生态宜居,环境优美
周宁县将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致力于打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乡村环境。
1. 人居环境整治
周宁县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通过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等措施,使乡村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2. 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周宁县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村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推广绿色技术、倡导绿色消费等,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四、案例分析:坂坑村与后洋村
1. 坂坑村:绿盈乡村建设样板
坂坑村是周宁县推行绿盈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拆除乱搭乱建、实施微花园、微菜园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美化亮化彩化家园、实施改厕治水改善水质、提升河道景观、垃圾分类等举措,坂坑村实现了环境美、产业美、生态好、生活好、乡风好。
2. 后洋村: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
后洋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萌芽发源地之一。依托森林资源,后洋村大力发展林业、林下经济、乡村牧场等产业,形成了林养、林种、林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后洋村还积极探索碳汇融资模式,以林木资源折成碳汇价,质押融资,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结语
周宁县通过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策略,成功打造出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周宁县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