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近年来,周宁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交织的美丽画卷为目标,实现了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周宁县的乡村振兴战略、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详细阐述周宁县如何打造出一幅城乡交织的美丽画卷。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周宁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全县资源,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
1. 产业振兴
周宁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林业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例如,浦源镇紫云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做响紫云土豆品牌;七步镇后洋村凭借良好生态和丰富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高特优特色农业等产业。
2. 人才振兴
周宁县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例如,在泗桥乡坂坑村,通过“十五三一”联户帮带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3. 生态振兴
周宁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例如,通过实施治水改厕、河道整治、裸房危房整治等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 文化振兴
周宁县挖掘和保护当地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例如,在梧柏洋村,建设革命老区纪念室、展厅,修缮革命烈士故居,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5. 组织振兴
周宁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例如,在坂坑村,通过“主干连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巩固治理成果。
二、人居环境改善
周宁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实现乡村环境美丽宜居。
1. 治理农村污水
周宁县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实现农村污水达标排放。例如,在坂坑村,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改善村庄面貌。
2. 改善农村厕所
周宁县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农村卫生条件。例如,以坂坑村为试点,总结提炼出的泗桥乡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被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确立为典型范例并向全国推广。
3. 优化村庄布局
周宁县优化村庄布局,改善村庄整体风貌。例如,在梧柏洋村,村道拓宽整改,溪边防洪堤、步游道等基础设施逐步完成。
三、产业发展
周宁县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林业等产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1. 特色农业
周宁县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例如,浦源镇溪坪村发展多肉植物种植,村民刘陈根等依托庭院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2. 乡村旅游
周宁县依托优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例如,七步镇后洋村凭借良好生态和丰富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高特优特色农业等产业。
3. 林业产业
周宁县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例如,在七步镇后洋村,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四、文化传承
周宁县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 红色文化传承
周宁县在梧柏洋村建设革命老区纪念室、展厅,修缮革命烈士故居,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2. 传统文化传承
周宁县挖掘和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例如,在梧柏洋村,挖掘特有文化元素,走上了红色之路。
五、结语
周宁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幅城乡交织的美丽画卷正在周宁大地徐徐展开。未来,周宁县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