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板坑村,一个曾经以“脏乱差”著称的村庄,如今却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本文将深入探讨板坑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蜕变之路,分析其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提供借鉴。
一、问题与挑战
板坑村位于周宁县泗桥乡,过去因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而备受困扰。村民生活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受限。
二、美丽乡村建设启动
2017年,板坑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启动了一系列整治提升项目。
1. 治水改厕
投入资金对村庄的污水、厕所进行专项整治,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2. 房屋外立面改造
对村庄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3. 主街道改造提升
对村庄主街道进行改造提升,拓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
4. 垃圾分类治理
实施垃圾分类,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改善村庄环境卫生。
三、村民参与与转变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板坑村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推动村民观念转变。
1. 十五三一联户帮带机制
建立“十五三一”联户帮带机制,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
2. 环卫网格化管理
以街道、巷道为天然界限设立网格,探索“主干连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
3. 按月评分与奖励
按月对村民参与情况进行评分,颁发奖励,巩固治理成果。
四、成效与启示
经过几年努力,板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 环境改善
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污水、厕所得到有效治理,垃圾得到分类处理。
2. 生活质量提升
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3. 发展空间拓展
村庄形象提升,为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启示
板坑村的成功经验表明,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村民、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推动村庄环境、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五、未来展望
板坑村将继续巩固和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1. 产业发展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2. 文化传承
挖掘和传承村庄历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3. 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板坑村的蜕变之路,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更多乡村将实现美丽蝶变,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