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社旗,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丰富文化的地名,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中原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无数关于乡村的记忆,那些难忘的角落,如同时间的印记,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
乡村茶道,岁月清欢
在社旗,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仪式。记忆中,家乡社旗乡村关于茶的概念,似乎有点含混。一个普通的保温瓶,大多罩以竹编的外壳,装的是白开水,却被称作茶瓶。家里来了客人,赶紧大呼小唤:“倒茶!倒茶!”客人忙谦虚地说:“没走几步路,不渴不渴!”一杯普普通通白开水,是岁月清欢,盛满了主人隆重欢迎的好客之意。
那时候,茶的至高代表,是鸡蛋茶,也就是荷包蛋。家里来了长辈客人,或是至关重要的人,才能喝上鸡蛋茶。比如新女婿上门,规定动作必是一碗鸡蛋茶,若干鸡蛋煮成的满满一大碗鸡蛋茶,放入红糖白糖,寄托着岳母大人对新女婿满满的宠爱。
柳絮茶与黄黄苗茶,乡愁的味道
春天来了,柳芽吐绿。人们攀爬到柳树上采来嫩绿的柳芽,间或带着些柳絮,用锅蒸熟,晾干装袋,称作柳絮茶。取少许注入开水,汤色碧绿,口感清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是乡亲们眼中的珍品,一般情况下只有来了客人,才会拿出来用作招待,自家是几乎舍不得喝的。
大地施舍给人们的,还有一味天然好茶,学名蒲公英,乡亲们称之为黄黄苗。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神奇植物,每年春天,大人小孩集体出动拎袋提铲到处采挖,但来年春天它又会为大地奉献出朵朵黄花随风招展,人们也就世代享用,和谐共生。
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社旗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乡村风气的根本性转变。如今,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股文明节俭的新风尚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兴起。
文化艺术节,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社旗县桥头镇王蛮村举办的桐源乡村文化艺术节,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更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动中,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共同感受乡村振兴的文化脉动。
结语
社旗乡村,那些难忘的回忆角落,承载着我们的乡愁,也见证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社旗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