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7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婚礼也呈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那时的婚礼简约而不失温馨,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本文将带领大家回顾那个时代的农村婚礼,重温那些美好的回忆。
婚礼筹备
1. 简朴的嫁妆
70年代的农村,物质条件相对匮乏,嫁妆也相对简单。常见的嫁妆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暖水瓶、脸盆、毛巾等。这些物品虽不昂贵,但却寓意着女方家庭的祝福和期望。
2. 纳采与订婚
在70年代,婚事通常由媒人介绍,双方家长见面商讨婚事。纳采环节主要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提亲,并送上彩礼。订婚则是双方家长达成初步协议,确定婚期。
婚礼仪式
1. 迎亲
迎亲队伍通常由男方家中的长辈和亲朋好友组成。他们手持唢呐、鞭炮,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新娘乘坐花轿或自行车,由男方家中的兄弟或亲戚接亲。
2. 婚宴
婚宴是婚礼的重头戏。70年代的农村婚宴通常在男方家的堂屋或院子里举行,桌上摆放着简单的菜肴,如红烧肉、鸡鸭鱼肉等。宾客们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欢声笑语。
3. 祭祖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要一起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祭祖仪式简单而庄重,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
婚礼习俗
1. 喜糖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要向宾客分发喜糖,寓意着祝福和甜蜜。喜糖通常用红纸包装,寓意着喜庆。
2. 喜炮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要放鞭炮,以示庆祝。鞭炮声声,喜庆洋洋。
3. 喜字
喜字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新郎新娘要在新房门口贴上喜字,以示喜庆。
结语
70年代的农村婚礼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温馨和真挚的情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更加珍惜亲情和友情。让我们共同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感受那个时代的淳朴与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