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乡村纷纷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织金县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典型代表,通过多模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将深入探讨织金乡村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与思考。
一、盘活资源,走资产盘活型发展路子
织金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首先注重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入股、出租、出售等市场运作方式,有效利用村集体闲置的办公楼、库房等固定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例如,珠藏镇龙腾社区充分利用镇区煤矿资源丰富、流动人口数量大、民族文化底蕴深、社区闲置资源多的优势,与企业签约,将集镇中心闲置办公楼5年租金一次性折价入股,共同合作打造经营具有丰富民族特点的谷花大酒店,每年预期收入约20万元。
二、抱团发展,走乡镇统领型发展路子
为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的前后端短板问题,织金县通过乡镇(街道)统领建立联合社等集体经济实体,将所辖村(社区)集体经济实体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例如,白泥镇依托百年历史的白泥面条优势品牌,通过联合社村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全镇水营、新黔和大坝等15个村(社区)大力发展小麦种植,并投资300余万元修建小麦加工厂,创建白泥水营面品牌,实现小麦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
三、探索发展三产,走服务创收型发展路子
织金县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针对本地实施的各类工程、项目特殊群众,通过提供各类服务,实现服务创收。例如,针对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提供劳动力、运输等支持,从而增加收入。
四、实践与思考
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探索适合本地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活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情怀的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乡村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织金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织金乡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