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探秘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创新之路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的重要农业大市。近年来,漳州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创新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激发发展新动能
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建设,以攻坚态势整治农村建设的痛点和堵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漳州市村庄清洁规范和要求》、《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规范》、《漳州市农村保洁员管理暂行办法》等,填补了福建省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标准的空白,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保洁经费、人员、工资三保障。
同时,漳州建立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五个一”工作落实机制,完成全市1604个行政村、117个乡镇“一村一方案”、“一镇一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强化分类施策,实行农村建房县统筹、乡统管、地统筹、事统管”和带图审批”机制,引导农村规范建房,有效解决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问题。
二、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漳州探索出了乡村治理的新方式新方法。例如,创新源头减污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建管并重、梯次推进原则,选择纳厂、集中、分散”技术路线。凭借这一机制,漳州市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显著提高。
此外,漳州市还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创建绿盈乡村”1423个,占全市村庄数量的91.6%。通过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提升村庄环境品质,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创新党小组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漳州市积极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主导致富产业上建立党小组,或在致富产业相同且相邻的几个示范点联合建立产业型党小组。通过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和党组织的凝心聚力功效,培养农村致富人才,壮大农村致富产业。
例如,百加镇竹园村竹园示范点建立特种水产养殖党小组后,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对示范点上的村民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促进了产业发展,示范点去年就新增特种水产养殖120亩。
四、创新邮政服务机制,助力农村发展
漳州市邮政局创新工作机制,精心搭设了四级营销网络,在市局成立三农办和物流公司,带动工作全面展开;各县(市、区)邮政局相应成立三农办和物流公司,支撑整个网络的有序运转;各乡镇邮政支局设立农家店,成为配送中心;村级服务站为终端门店,开展农资配送分销业务。
在营销服务过程中,全系统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进货、统一服务、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的”六统一”经营服务制度,深受用户欢迎。
五、创新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漳州市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例如,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星火燎原实践队赴漳州市开展以新时代漳州国家高新区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为主题的调研,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总之,漳州市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创新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漳州市将继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