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试点了一系列新村庄建设,旨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以下是一些在试点中脱颖而出的村庄:
澳角村:位于漳州市东山县,通过风力发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电力改造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澳角村实现了从传统渔村向集海产品养殖、加工、电商、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美丽村庄的转变。
南靖县官洋村:官洋村是漳州市南靖县的一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官洋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乡村旅游的典范。
平和县五寨乡寨河村:寨河村以其历史悠久的土楼和克拉克瓷文化闻名,通过活化利用旧楼遗址,寨河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成为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
芗城区天宝镇:芗城区天宝镇通过建设“移动智慧菇房”,实现了秀珍菇的工厂化、智能化种植,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
这些村庄之所以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党建引领:漳州市在乡村振兴中强调党建引领,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规划引领:漳州市制定了详细的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确保乡村建设的有序进行。
产业引领:漳州市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澳角村的渔业、官洋村的乡村旅游、五寨乡的克拉克瓷文化等。
科技支撑:漳州市在乡村振兴中积极应用新技术,如澳角村的风力发电、天宝镇的“移动智慧菇房”等。
通过这些措施,漳州市的试点新村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