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作为吉林省的省会,不仅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城市生态建设、农业与都市融合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长春市通过科学规划、创新发展,实现了城市绿洲与农业的和谐共生,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长春市农业发展的背景
长春市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位于松辽平原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市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4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城市化进程中,长春市始终将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长春市农业与都市融合的举措
-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长春市制定了《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将现代都市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根据各区域资源优势,编制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计划,建设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优势产业带。
- 培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长春市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发展了长吉南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长吉中线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带、长吉北线农产品加工及现代物流产业带等。
-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效益
长春市依托城市的资金、科技、人才、信息和市场优势,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
- 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长春市将生态农业作为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促进环境明显改善。加强水源地保护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抓好绿美长春建设。
- 推进城乡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长春市通过城乡互动、优势互补、产业互融,构建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增加农民收入。
三、长春市农业与都市融合的成效
- 农业效益显著提高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长春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13年,全市一产增加值实现342亿元,同比增长9%。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长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考核要求,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
-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通过推进城乡互动和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春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240元,同比增长13%。
-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长春市通过城市更新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四、长春市农业与都市融合的经验启示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
- 推进城乡互动发展
加强城乡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产业互融,促进共同发展。
- 强化政策支持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业与都市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长春市在农业与都市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长春市将继续发挥优势,实现农业与都市的和谐共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