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农村近年来通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社会治理等方式,成功实现了农村的全面振兴。本文将详细介绍湛江农村在宜居建设方面的实践和成效,展示其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创新探索。
一、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湛江农村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以下措施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1. 基础设施建设
- 道路硬化:湛江农村投入资金进行道路硬化,新建了21公里道路,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 供水设施完善: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0%,保障了村民的饮用水安全。
- 能源设施提升:通过太阳能路灯、充电桩等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能源供应。
2. 环境整治
- 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 污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5%,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
- 绿化美化:发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庭院和四小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 适老化设施建设
- 适老化设施完善:加强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激活农村经济
湛江农村通过以下措施,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1. 农业产业化
- 引进企业:引进廉青种植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建设规模化水稻育秧中心、粮食烘干设施等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
- 发展特色种植:指导村民规模化种植构树、穿心莲、郁金等经济作物,提高村民收入。
2. 农文旅融合
- 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古法造纸为依托,整合资源,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 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优化:优化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三、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乡村
湛江农村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村民参与
- 共建共享:通过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以奖代补、农民工匠承建等政策,鼓励村民参与乡村建设。
- 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村庄清洁、农房风貌品质提升等行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2. 乡村治理体系完善
- 村规民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
- 积分制管理:运用积分制推动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提高村民的积极性。
四、总结
湛江农村在宜居建设方面的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湛江农村实现了乡村振兴,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