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丰收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农民的收入。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取得了显著的丰收成果,其中早稻的丰收更是引人注目。本文将揭秘农业农村丰收背后的秘密,分析影响早稻丰收的关键因素。
政策扶持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林泉乡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挖足粮地生产潜力,全力以赴抓好早稻扩面扩种工作。
农业补贴政策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如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业保险等,为农民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桂行光为例,他承包了300亩土地用于种植早稻,预计收入能达到35万元,这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
技术进步
良种良法推广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早稻产量和品质。如揭阳市揭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桂山介绍,揭西县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机械化作业
广东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达75.3%,其中机收率超93%。农机服务组织成为早稻抢收的主力军,如开平市永晖农机联合社,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作业50~80亩,是人工效率的20倍。
环境因素
天气条件
天气条件对早稻产量影响较大。如2021年,广东多地早稻迎来丰收,这与当年6月底的丰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上半年天气干旱,雨水不足,对早稻生产有一定影响。
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对早稻生长至关重要。如东莞市横沥镇半仙山鲜峰农场和隔坑、村头以及水边村四个水稻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积极的水肥管理,今年早稻亩产量在500~600公斤。
农民主体作用
种粮大户带动
种粮大户在早稻丰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朱兴仁种植的1100余亩早稻,品种为启两优2216,在受今年6月份持续降雨影响的情况下,地里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
农民积极性提高
农民积极性提高,是早稻丰收的重要因素。如梅陇农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有300多亩,亩产可达到900斤左右,这得益于农场职工的辛勤付出。
结论
早稻丰收是政策扶持、技术进步、环境因素和农民主体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推广良种良法、提高机械化水平、优化环境因素和激发农民积极性,我国农业农村丰收的成果将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