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现代农业的核心板块。近年来,榆阳区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深入探讨榆阳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改革措施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一、榆阳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1. 农作物播种与粮食产量
榆阳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亿斤左右。农业总产值力争达到9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00元。
2. 农村改革与集体经济壮大
榆阳区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壮大了集体经济。具体措施包括:
- 完成耕地确权勘误和承包地流转,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面破零。
- 深化资源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进林地、耕地经营权折股量化。
- 加快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构建龙头企业联合总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
二、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 改革背景
榆阳区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自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以来,逐步摸索出一条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崭新道路。
2. 改革措施
- 确权确股不确地:通过确权确股,将土地资源转化为股权,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
- 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的联合经营。
- 多元化经营: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三、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1. 产业兴旺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榆阳区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 生态宜居
改革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了绿色发展。
3. 乡风文明
改革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4. 治理有效
改革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农村治理水平。
5. 生活富裕
改革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四、案例分析:赵家峁村
赵家峁村是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代表。通过改革,赵家峁村实现了以下成果:
- 资源变资产:将土地资源转化为股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
- 产业兴旺:发展乡村旅游、养殖业等产业,实现了产业兴旺。
- 村民增收:村民通过分红、就业等方式增加了收入。
- 生态宜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宜居。
五、结论
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深化改革,榆阳区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