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以期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江西鹰潭余江区作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将详细介绍余江区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一、宅改: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1. 宅改背景
在2015年3月之前,江西鹰潭余江区农村宅基地乱象丛生,一户多宅、超占面积等问题普遍存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余江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
2. 宅改措施
- 一户一宅、面积法定:规定每户农户只能占有一块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
- 四套班子齐上阵:形成区乡村组抓落实、村民自治促改革的共进格局。
- 三清三拆:对农村危旧房、空心房等开展清理、拆除、重建。
3. 宅改成效
- 农村乱象得到治理:宅基地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 农村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为乡村振兴提供资源保障。
二、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
1. 发展特色农业
- 生态有机品牌:葛家店村以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生态有机绿色茶叶品牌。
- 红色生态旅游:开发红色革命遗址,打造红色生态人文旅游线路。
2. 发展乡村旅游
- 畲家休闲村寨:建设集吃、住、体验互动于一体的畲家休闲村寨。
- 民族文化体验:举办富有畲族文化特色的活动,传承保护畲族文化。
三、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1. 土地入市改革
- 打破资源流通瓶颈:将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用作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
- 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
2. 产权抵押改革
- 探索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交易流转等制度机制。
- 促进城乡要素互通。
四、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基础
1.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 落实集体所有权:理清宅基地权属关系,保障农户资格权。
- 减少群众纠纷:为城乡融合提供资源保障。
2.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加强村务监督:确保宅基地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 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推动乡村治理规范化。
五、结语
江西鹰潭余江区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为全国农村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宅改、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等举措,余江区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